[发明专利]一种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及光纤应变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1978.8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杨军;彭峰;苑勇贵;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基线 顺变 柱体 结构 光纤 位移 传感器 应变 | ||
1.一种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包含顺变柱体式位移传感器(1A)和顺变柱体式参考传感器(1B)两部分,光路结构为:光源(101)依次连接隔离器(102)和第1耦合器(103),第1耦合器(103)分别与第2耦合器(104A)和第3耦合器(104B)连接,第2耦合器(104A)分别连接第1测量光纤(105A)、第1相位调制器(106A)和第1探测器(110A),第1测量光纤(105A)连接第1法拉第旋镜(108A),第1相位调制器(106A)连接第2测量光纤(107A),第2测量光纤(107A)连接第2法拉第旋镜(109A),第3耦合器(104B)分别连接第1参考光纤(105B)、第2相位调制器(106B)和第2探测器(110B),第1参考光纤(105B)连接第3法拉第旋镜(108B),第2相位调制器(106B)连接第2参考光纤(107B),第2参考光纤(107B)连接第4法拉第旋镜(109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结构构成为:第1、第2测量光纤(105A、107A)和第1、第2参考光纤(105B、107B)各自缠绕为芯轴式多层光纤环,第1测量光纤(105A)固化在第1顺变柱体(111A)上,第2测量光纤(107A)固化在第2顺变柱体(112A)上;第1参考光纤(105B)固化在第3顺变柱体(111B)上,第2参考光纤(107B)固化在第4顺变柱体(112B)上;第1质量块(113A)顶端与测量基线首端(41)连接,第1质量块(113A)两侧分别与第1、第2顺变柱体(111A、112A)的一端固化,第1、第2顺变柱体(111A、112A)另一端固化在外框架(115)上;第1法拉第旋镜(108A)与第2法拉第旋镜(109A)固化在第1质量块(113A)侧面;第2光纤耦合器(104A)和第1相位调制器(106A)固化在光器件底板(114)上;第2质量块(113B)两侧分别与第3、第4顺变柱体(111B、112B)的一端固化,第3、第4顺变柱体(111B、112B)另一端固化在外框架(115)上;第3法拉第旋镜(108B)与第4法拉第旋镜(109B)固化在第2质量块(113B)侧面;第3光纤耦合器(104B)和第2相位调制器(106B)固化在光器件底板(114)上;光器件底板(114)安装在外框架(115)底面;外框架(115)固定在第1基岩(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四个顺变柱体(111A、112A、111B、112B)的材料和尺寸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两个质量块(113A、113B)的材料和尺寸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第1相位调制器(106A)与第2相位调制器(106B)完全相同;第1法拉第旋镜(108A)与第2法拉第旋镜(109A)完全相同;第3法拉第旋镜(108B)与第4法拉第旋镜(109B)完全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第1测量光纤(105A)、第1法拉第旋镜(108A)的光纤长度之和与第1相位调制器(106A)、第2测量光纤(107A)、第2法拉第旋镜(109A)的光纤长度之和完全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第1参考光纤(105B)与第3法拉第旋镜(108B)的光纤长度之和与第2相位调制器(106B)、第2参考光纤(107B)、第4法拉第旋镜(109B)的光纤长度之和完全相等。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超短基线顺变柱体结构光纤位移传感器,其特征是:光纤位移传感器(1A)和光纤参考传感器(1B)的光路中光纤长度之和完全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9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软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子发声的人造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