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1066.0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寀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寀宾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活性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能源的充分采出和合理利用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由于常规的一次和二次采油(POR和SOR)总采油率不是很高,一般质量分数仅能达到20%~40%,最高达到50%,还有50%~80%的原油未能采出。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采油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三次采油的方法很多,但是,通过增加表面活性剂,可以使得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磺酸盐和羧酸盐两大类,由于磺酸盐和羧酸盐易于和阳离子形成沉淀,在岩石上吸附损失较大,不适宜在高矿化度地层条件下使用,且注入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磺酸盐和羧酸盐的分子阻力较大,会使得采油的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活性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棉籽油渣、混合醇和氢氧化钠配制而成:
采用PH8~PH9的棉籽油渣40~55%,混合醇15~30%,摩尔为浓度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15~20%,其余用助溶剂补足至100%; 其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棉籽油渣放入搅拌釜内加热至70℃~80℃; 第二步,随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棉籽油渣中搅拌1~2小时; 第三步,将混合醇加入上述搅拌釜中,停止加热,搅拌40分钟后出料即得成品。
其中, 以上所述的助溶剂是二甲亚砜,其步骤二中的搅拌速度为1圈/秒。
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原料配重比为PH8的棉籽油渣40%,混合醇15%,摩尔为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其余用助溶剂补足至100%。
本发明中,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原料配重比为PH8的棉籽油渣55%,混合醇25%,摩尔为浓度8%的氢氧化钠溶液15%,助溶剂补足至100%。
本发明中,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原料配重比为PH8的棉籽油渣45%,混合醇30%,摩尔为浓度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助溶剂补足至1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采用本发明中的活性剂,可以使得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可应用于特高矿化度油藏
提高采收率。
2. 同时本发明原来收集简便,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PH8的棉籽油渣40%,混合醇15%摩尔为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15%,其余用二甲亚砜补足至100%; 其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棉籽油渣放入搅拌釜内加热至70℃; 第二步,随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棉籽油渣中搅拌1小时; 第三步,将混合醇加入上述搅拌釜中,停止加热,搅拌40分钟后出料即得成品;
其中搅拌速度为1圈/秒。
实施例2
采用PH9的棉籽油渣55%,混合醇30%,摩尔浓度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其余用二甲亚砜补足补足至100%; 其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棉籽油渣放入搅拌釜内加热至80℃; 第二步,随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棉籽油渣中搅拌1.5小时; 第三步,将混合醇加入上述搅拌釜中,停止加热,搅拌50分钟后出料即得成品。
其中搅拌速度为1圈/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寀宾,未经罗寀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