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9042.1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赫兹 偏振 分束器 | ||
1.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1)、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孔状镂空平板偏振器(4);孔状镂空平板偏振器(4)上设有以中心轴对称排列的半U形孔状耦合区域、h形孔状耦合区域和S形弯道耦合区域,U形孔状耦合区域和h形孔状耦合区域由上下左右对齐排列的孔状镂空(5)组成,U形孔状耦合区域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大矩形孔状镂空阵列(6)、小矩形孔状镂空阵列(7)、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8)、等腰直角三角形孔状镂空阵列(9)、直线型孔状镂空阵列(10),等腰直角三角形孔状镂空阵列(9)和直线型孔状镂空阵列(10)并行排列,h形孔状耦合区域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1)、第一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12)、第二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3)、第二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14)、第三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5),U形孔状耦合区域和h形孔状耦合区域之间设有S形弯道耦合区域,S形弯道耦合区域由两排顺次相连的同心圆弧孔状镂空组成,两圆心位于S形弯道耦合区域的异侧,信号从信号输入端(1)输入,分束波分别从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状镂空平板偏振器(4)的长为875μm~1750μm,宽为675μm~13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状镂空(5)的半径为20μm~40μm,相邻孔间距为45μ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矩形孔状镂空阵列(6)和小矩形孔状镂空阵列(7)分别由8×N个和2×N个孔状镂空(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8)为两行排列,上底边和下底边分别由12个和11个孔状镂空(5)组成;所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孔状镂空阵列(9)的边由3个孔状镂空(5)组成;所述的直线型孔状镂空阵列(10)由5个孔状镂空(5)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1)、第二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3)和第三矩形孔状镂空阵列(15)分别由27×N个、12×N个和8×N孔状镂空(5)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12)为三行排列,上底边和下底边分别由12个和14个孔状镂空(5)组成;所述的第二直角梯形孔状镂空阵列(14)为两行排列,上底边和下底边分别由10个和11个孔状镂空(5)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状结构的U形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形弯道耦合区域的上半部分由上侧的9个和下侧的7个孔状镂空(5)组成,上下两侧孔状镂空之间的距离a为90μm~100μm,同侧相邻孔状镂空圆心间的角度θ1为8°~10°;S形弯道耦合区域的下半部分由上侧的9个和下侧的9个孔状镂空(5)组成,上下两侧孔状镂空之间的距离a为90μm~100μm,同侧相邻孔状镂空圆心间的角度θ2为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90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扳手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钳工组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