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7546.X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青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蓝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机。
背景技术
在制造触控面板的过程中,对板件贴合要求较佳的平行度和平整度。目前市面上的贴合机主要是利用龙门装设的单向压合滚轮,再以一往复位移的平台进行往复的压合工作。其运用一旋转的平台配合阶层设计的单向压合滚轮,在平台前进进行第一次压合时,待压合工件仅通过滚轮的内侧阶层,但平台随后进行90度旋转,再于复位时通过单项压合滚轮的外侧阶层。此种技术虽然可以进行二个方向的压合滚压,却也容易产生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上、下待贴合的板件需精密贴合,但此技术需要大幅度旋转,无法保证精密校正平面度,贴合中易产生气泡和贴合不精确的问题。其次,因为平台旋转,定位必须以中心为设计,无法满足工业生产中不同尺寸产品的贴合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人设计出这样一种滚轮贴合机,此设备包括上方工作台、下方工作台和滚压机构。其中,所述上方工作台可固持一欲贴合板件,且与下方工作台设置成可翻转后对向盖合;所述下方工作台面可固持另一欲贴合板件,且在所述下方工作台的台座内设一组可往复动作的滚压机构,可对固持在上方工作台、下方工作台间的欲贴合板件施加滚压作用力使彼此贴合成一体;所述滚压机构设有一组具有往复式驱动装置的滑座,在所述滑座上设有一滚轮轴承座恰可轴设一可转动自如的滚轮,并于所述滚轮轴承座二侧下方分别枢接一顶升加压组件,所述顶升加压组件分别附设于一组固定在滑座上的位置微调器的活动部上。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产品大幅度旋转造成的精度不高和不能适应不同规格产品加工的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两片欲贴合的板件是分别固定在两个工作台上,然后再迎面对合,反复运作过程中有些板件固持位置难免产生偏差,贴合精度不高,容易产生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机,旨在解决现有贴合机贴合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贴合机,包括用以固持上工件的上工作台、固持下工件的下工作台以及将两工件压合为一体的滚压贴合装置,所述下工作台下方设有对其方位进行调整、使所述下工件与上工件贴合时对齐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台、基台以及多个设于所述调整台与基台之间的角度位移调整机构,所述下工作台设于基台。
本发明实施例由角度位移调整机构调节下工作台偏转角度及位置,使下工件与上工件贴合时对齐,以此保证本贴合机的贴合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装置、基台、支撑柱、滚轮以及下工作台的主视图;
图4是图3D-D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图(移除基台后);
图6是下工件与上工件贴合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由角度位移调整机构调节下工作台偏转角度及位置,使下工件与上工件贴合时对齐,以此保证本贴合机的贴合精度。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包括用以固持上工件7的上工作台1、固持下工件8的下工作台2以及将两工件压合为一体的滚压贴合装置,所述下工作台2下方设有对其方位进行调整、使所述下工件8与上工件7贴合时对齐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台21、基台22以及多个设于所述调整台21与基台22之间的角度位移调整机构,所述下工作台2设于基台22。此处由所述角度位移调整机构调节下工作台2的偏转角度及位置,使下工件8与上工件7贴合时对齐,以此保证本贴合机的贴合精度。
具体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四个角度位移调整机构,分别为设于所述调整台21左上角的第一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1、设于所述调整台21左下角的第二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2、设于所述调整台21右上角的第三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3和设于所述调整台21右下角的第四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4。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1和第四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4均为由各自电机驱动的主动调整机构,两者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2和第三角度位移调整机构33均为从动调整机构,两者结构相同。这样由所述主动调整机构与从动调整机构调整下工作台2的方位,精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蓝精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蓝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
- 下一篇: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