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安全性座椅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6217.3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7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国明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0N2/4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安全性 座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自动升降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驾乘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座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汽车座椅的结构由六部分组成。主要由调节机构、泡沫、面套、座垫骨架、调角器、靠背骨架及头枕等组成。其中,调节机构既是固定座椅的关键部件,也起到调节座椅前后或上下位置的作用。随着微型电机在座椅上的大量应用,座椅的调节方式也逐渐电动化了现今汽车座椅电动调节的方向可达二十多个,座椅不仅可前后及上下、靠背前倾后仰、头枕前后翻转等多向调节,甚至靠背中还安装了可前凸后缩的电动腰撑,令座椅更容易贴合不同体态和坐姿的乘客。当安全气囊集成座椅等新技术的出现,汽车座椅除了给乘客提供足够的舒适之外,还需要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现如今的座椅极易导致驾驶员疲劳、注意力分散,进而诱发危险。此外,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是否坚固及能否具备降低/避免乘员二次碰撞的功能,也直接关系到乘员的安全。目前,汽车座椅当汽车发生前向碰撞时,驾乘人员会因惯性前冲而从座椅中下滑,进而使腿、膝等部位冲向仪表板下方坚硬物体而受损,并且还可能进一步受到因冲撞缩进驾驶舱内的等异物挤压,导致更严重的伤害。这样一个看似简单但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配置,虽然市面上有大部分车型装备了这个配置,但这个配置并没有普及和成为标准配置。张宏光还表示,主动式头枕的技术并不复杂,而且成本也不高,但只有一部分车型装备,这一方面说明汽车生产厂家还没有注意到这点,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在购车时过分关注天窗、真皮、导航、DVD等并非核心价值的配置,忽视了汽车座椅所应具备的安全配置。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依靠航空、船舶、汽车,很难分离。汽车驾驶员驾驶车辆时易受离心力和向心力而引起身体的挤压,还有不可预知、不可抗拒的惯性,安全气囊只是被动安全技术,现有技术大多成本高,普及车型为中高级轿车。有关汽车的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最初的保险杠减振系统、乘客安全带系统、安全气囊到汽车碰撞试验、车轮防抱制动系统、驱动防滑系统、车载智能悬挂系统,到无盲点、无视差安全后视镜及儿童座椅系统的研究,汽车的安全性能正日趋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上。它们的特点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主动的防止和减少车祸中对于乘员的伤害。航空器上、船舶上的座椅舒适性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无法抗拒离心力和向心力、惯性而引起身体的未知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国明,未经马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砂糖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加载流体剪切力的细胞培养流动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