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890.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宫晓达;宋磊;刘宁;戈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曲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 设备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技术,尤其是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显示装置面临着大尺寸和薄外形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具有外形薄、重量轻和功耗低优势的各种平板型显示装置激增。平板型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装置(FED)、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LED)等。在各种平板显示装置中,LCD由于其各种优势而被广泛应用,这些优势例如有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开发、简单的驱动方法、低功耗和高质量的分辨率。
近来,消费者对立体图像的需求增长迅速,因此相关产业的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能够显示3D(三维)图像以及2D(二维)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使得具有双眼视差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分别被观看者的两眼观看。也就是说,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使得左眼图像仅被观看者左眼识别,同样使得右眼图像仅被观看者右眼识别,从而观看者能够看到立体的3D图像。然而,在现有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会使得预期被观看者左眼看到的左眼图像可能被观看者的右眼识别到,或者预期被观看者右眼看到的右眼图像可能被观看者的左眼识别到。因此,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间的串扰会存在图像质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左、右眼图像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交替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视差器件,用于根据左眼图像产生左眼视区,根据右眼图像产生右眼视区;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左右移动,其中显示左眼图像时,所述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中心位于第一位置,显示右眼图像时,所述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中心位于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右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裸眼立体显示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数据分时输入步骤,向显示面板交替输入左眼图像数据和右眼图像数据,相应的,所述显示面板交替显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
视差器件控制步骤,控制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左右移动,其中显示左眼图像时,所述视差器件透光部分中心位于第一位置,显示右眼图像时,所述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中心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的右侧,其中,所述视差器件根据左眼图像产生左眼视区,根据右眼图像产生右眼视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立体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用于根据左眼图像数据显示的第一像素点、用于根据右眼图像数据显示的第二像素点以及处于插黑或关闭状态的第三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组合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像素点组合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三像素点位于引起左、右眼图像串扰的位置;
视差器件,用于根据左眼图像产生左眼视区,根据右眼图像产生右眼视区,且所述左眼视区和右眼视区没有重叠区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裸眼立体显示驱动方法和设备通过控制视差器件的透光部分左右移动或通过关闭或插黑引起串扰的像素可有效避免左右眼视区串扰,提高图像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裸眼立体显示装置视区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左眼视区和右眼视区串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设备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右眼图像关闭的示意图;
图6为左眼图像关闭的示意图;
图7为采用液晶光栅作为视差器件的立体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基准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狭缝开口中心相对于基准位置向右移动的示意图;
图10为狭缝开口中心相对于基准位置向左移动的示意图;
图11为采用双层电极的液晶光栅示意图;
图12为两视点光栅3D显示器的视点亮度测量结果示意图;
图13为8视点光栅3D显示器的各视点亮度测量结果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立体显示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立体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16为引起左右视区串扰的像素光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蒸汽发生器管的方法
-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