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到多点的组播实现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75288.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滕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46;H04L12/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实现 方法 网络 节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到多点的组播实现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IP网络来进行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实时网络游戏、IPTV(IP Television,互联网电视)等应用,其数据传送具备单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的特点。
相对于IP网络基于单播的数据传送方式,IP组播技术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数据传送,对于多个数据接收节点,数据不需要在发出端复制所有流量,而是根据网络中的IP转发路径,在相应的节点按需进行复制,总体看来,网络中任何链路只有一份数据在传送,直到到达接收节点,因此,IP组播传送比IP单播传送能够显著降低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使网络的数据传送效率达到最高。IP组播传送需要网络的控制层面进行配合,这通过相应的组播协议,例如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PIM-SM);PIM-S 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ource Specific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源特定组播PIM-SSM等)来完成,经过协议的交互,IP网络建立组播数据的传送路径,以达到路径最优、带宽占用最小的目标。
但是IP组播在支持IPTV、流媒体等实时应用方面仍然存在限制,如带宽保证、故障保护等,制约了应用的大规模布署。随着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规模布署,能够较好地进行故障保护和满足带宽要求,因此基于MPLS的P2MP(Point-to-MultiPoint,点到多点)组播技术成为当前热点。
MPLS P2MP技术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类型: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P2MP和mLDP(multicast-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多点组播标签奋分发协议)P2MP,前者基于点到点的RSVP协议进行扩展,后者基于点到点的LDP协议进行扩展,其目标是建立一条点到多点(或支持多点到多点)转发路径用于数据转发。
现有的一种方案,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草案提出的一种基于P2MP的组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应用,由核心网建立RSVP P2MP,而各个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节点与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之间采用mLDP接入,私网组播流量通过两端的mLDPP2MP转发路径和核心的RSVP P2MP转发路径进行传送。这样,可以将mLDP接入P2MP,但是这种应用是接入到VPN的,在控制面需要基于比较复杂的协议进行VPN协商,并且PE节点转发表项必须基于VPN信息建立,因此该方案不适用于进行非VPN应用的P2MP组播场景,且在现有的组播场景中,PE节点必须进行mLDP协议处理,实现比较复杂,且当PE设备不支持mLDP时无法实现布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点到多点的组播实现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能够适用于非VPN场景下的P2MP组播,并且在PE设备不支持mLDP时也能够实现部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点到多点的组播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下游的至少一个节点接收mLDP映射消息,其中每个mLDP映射消息包括转发等价类FEC信息、该mLDP映射消息所属的节点的mLDP标签;
根据下游的发送mLDP映射消息的节点获取基于资源预留协议的点到多点路径RSVP P2MP LSP;
为所述FEC信息分配标签,并将该FEC信息的标签发送至所述RSVP P2MP LSP上所有发送mLDP映射消息的节点;
根据本节点的mLDP标签、所述RSVP P2MP LSP以及所述FEC信息的标签生成本节点的报文转发表项;
将新的mLDP映射消息发送至上游的节点,所述新的mLDP映射消息包括所述FEC信息、所述本节点的mLDP标签,其中,所述FEC信息包括所述用户侧根节点的地址。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根据下游的发送mLDP映射消息的节点获取RSVP P2MP LSP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偏心负载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深水模拟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