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耦合器及其Y型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4860.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益;刘德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茂民;陈金益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耦合器 及其 连接器 | ||
1.一种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Y型连接器,其为中空体,该Y型连接器的三端点分别具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且该Y型接头中设有光纤束,该光纤束分为三端并延伸至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及该第三接头,以使该光纤束亦对应形成为Y型;
第一管体,其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一接头,且该第一管体中包含第一光纤棒,该第一光纤棒与该光纤束连接;
第二管体,其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二接头,且该第二管体中包含第二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与该光纤束连接;以及
第三管体,其一端选择性地连接该第三接头,且该第三管体内部设有第三光纤棒、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的一面面向并接近该光纤束,另一面则面向该第二透镜的一面并与该第二透镜间具有间距,该第二透镜的另一面则面向并接近该第三光纤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光束分别自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未连接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的方向进入,以通过该第一光纤棒及该第二光纤棒进行传递,并通过该光纤束将该光束汇集至该第三接头并进入该第三管体,并利用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二透镜将该光束共轭聚焦,再利用该第三光纤棒传递出,以通过该第三管体未连接该第三接头的方向输出该光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光束自该第三管体未连接该第三接头的方向进入,以通过该第三光纤棒进行传递,并利用该第一透镜及该第二透镜将该光束共轭聚焦,再通过该光纤束将该光束分流至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并利用该第一光纤棒及该第二光纤棒传递出,以利用该第一管体及该第二管体未连接该第一接头及该第二接头的方向输出该光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相对于该第一接头的另一端、该第二管体相对于该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以及该第三管体相对于该第三接头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螺帽,各该螺帽分别对应卡合该第一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及该第三光纤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该第二管体以及该第三管体的内部各包含迫紧组件,各该迫紧组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及该第三光纤棒的周围,通过各该螺帽的转动,来分别旋动该第一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及该第三光纤棒,进而使该迫紧组件紧密固定该第一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及该第三光纤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该第二管体以及该第三管体的口径分别对应该第一光纤棒、该第二光纤棒及该第三光纤棒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直径大于该第二透镜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纤束的材质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及该第三接头任意两者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其适用于太阳能集光系统,且该太阳能集光系统系包含滤光镜。
11.一种Y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接头,其选择性地连接第一管体;
第二接头,其选择性地连接第二管体;
第三接头,其选择性地连接第三管体;以及
光纤束,其分为三端并延伸至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及该第三接头,以使该光纤束对应形成Y型;
其中,该第一接头、该第二接头及该第三接头任意两者间的夹合角小于180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Y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光纤束的材质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茂民;陈金益,未经赖茂民;陈金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8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