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478.1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惇也;中村一彦;藤本靖司;藤久保诚;小林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定子和与该定子之间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转子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如下电动机,该电动机将转子和定子沿轴向相向地配置,并使转子沿轴向移动以使该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隔变化。
专利文献1:WO2004/088826号小册子
但是,在使用电动机驱动车轮的电动车辆上的电动机中,在车辆起步时所需转矩大,希望磁铁磁通量大,而在高速驾驶时所需转速高,希望磁铁磁通量小。对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内容中,虽然对磁通量进行控制,但考虑到转子及定子间的间隙管理难以提高精度,这会影响电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精度管理容易且能够改变磁通量的、难以受到制品偏差所造成的影响的电动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具备定子和与该定子之间隔开规定间隔配设的转子,其第一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外侧的所述转子由固定转子和可动转子构成,所述固定转子的沿着该转子的转动轴线的位置一定,所述可动转子能够相对于该固定转子接近、离开,并能够在沿着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分别沿着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的周向隔开相同的等间隔设有多个磁铁,确定所述固定转子上的磁铁的相位及所述可动转子上的磁铁的相位,以在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转子侧的磁铁及所述可动转子侧的磁铁的相同磁极相向。
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分别沿着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的周向隔开相同的等间隔设有多个磁铁,将所述固定转子上的磁铁的相位及所述可动转子上的磁铁的相位错开设定,以在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转子侧的磁铁及所述可动转子侧的磁铁的一部分相向。
在第三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磁铁错开相位地配置于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以在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转子侧的磁铁的N极及S极中的一个的一部分与所述可动转子侧的磁铁的N极及S极中的另一个相向。
在第一至第四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使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形成为相同尺寸,并形成有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以在所述可动转子最接近于所述固定转子的初始状态下,使由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构成的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定子沿轴线的宽度内。
在第一至第四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使所述可动转子形成为使其沿轴线的长度比所述固定转子沿轴线的长度小,并形成有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以在所述可动转子最接近于所述固定转子的初始状态下,使由所述固定转子及所述可动转子构成的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定子沿轴线的宽度内。
在第一至第六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配置在动力传递装置与所述固定转子之间的所述可动转子能够滑动地支承于所述电机轴,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将固定有所述固定转子的电机轴的转动动力向被驱动部件传递。
并且,在第一至第七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从正交于所述定子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所述可动转子的移动范围被设定为所述可动转子与该定子的一部分所重叠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转子配置在定子的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外侧,因此即使可动转子移动,转子及定子间的间隔也不会变化,能够通过组装时的精度管理发挥规定的性能。而且,由于转子由沿着转动轴线的位置一定的固定转子和能够相对于该固定转子接近、离开的可动转子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可动转子的移动来使磁通量变化,从而能够切换低转速高转矩电机与高转速低转矩电机,并能够使低转速高转矩电机与高转速低转矩电机的性能显著。并且,通过将转子沿轴向分割能够增大磁导系数(パーミアソス係数),从而能够谋求高温动作时的退磁韧性(減磁タフネス)的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固定转子及可动转子的相向部,固定转子侧的磁铁以及可动转子侧的磁铁的相同磁极相向,由此,在固定转子及可动转子间产生反作用力,使可动转子易于离开固定转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固定转子及可动转子的相向部,固定转子侧的磁铁以及可动转子侧的磁铁的一部分相向,由此,能够降低非通电状态下用外力转动转子时的齿槽转矩(コギソグトル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