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程引擎进行流程统一处理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1405.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楠;夏帮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7/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程 引擎 进行 统一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程引擎工作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程引擎进行流程统一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流程引擎产品中都提供了很多处理流程策略例如(退回、转发、加签、转办、追回、跳转等等…)这些逻辑各个厂商会以自己标准去实现他,并且将处理逻辑封装在引擎中,使用户很难去更改这些处理的逻辑,而且对于流程产品来说厂商提供的策略往往是不够用的需要二次开发才能实现复杂的业务功能。这时就需要一种与流程引擎交互的处理策略框架来封装这种复杂程度和变化性。
在现在世面上的流程产品在和业务系统整合的时候往往需要为用户和流程交互界面做出大量代码的订制,来处理流程中提供的同意、不同意、退回、加签、转发等命令。与流程的交互命令没有一种统一的处理框架,导致用户想开发自己的处理策略(如自定义退回)的时候往往需要更改到流程引擎的源代码才能完成。
现有的流程产品当不满足的用户的要求时候,往往需要去改写引擎的源代码来完成一些复杂的业务处理,一些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引擎往往也只会提供简单的扩展接口,用户针对不同的处理策略往往要写大量的代码去控制引擎的流向,都没有一种引擎提供了一种策略框架供用户使用并方便订制自己的策略,完全不需要多引擎产生更改。
现有的流程产品只提供了默认常用引擎的策略,对于流程引擎来说只提供常用的策略往往是不够的,流程的控制是相当复杂的,一旦当提供的默认策略不满足的时候用户很难去更改引擎提供的策略,而这些默认策略都是写在引擎的内核中,用户只能去更改相应的源代码来完成处理。
现有的流程产品提供了默认的策略,并对外开放了引擎的流转方法,这样用户虽然可以写自己的策略来控制引擎,但是这些用户自己定义策略并没有统一的格式统一的配置文件,前面UI的订制需要判断各种逻辑来处理策略。没有统一的流程策略操作口,使代码很难维护可读性很差。
很多引擎将任务处理策略逻辑写在引擎内部大大加大了引擎的复杂程度,因为策略是随这业务变化的经常会发生变化.这样对引擎内核产生了不稳定因素。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程引擎进行流程统一处理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程引擎将任务处理策略逻辑写在引擎内部导致引擎复杂程度大、维护可读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流程引擎进行流程统一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流程引擎内核外设置统一流程处理模块,所述统一流程处理模块包括获取任务下一步动作的获取任务接口、对任务动作进行配置的任务配置接口,所述统一流程处理模块外侧设置提供用户交互界面的交互模块,所述获取任务接口通过调用任务动作仓库与流程引擎内核进行通讯,所述任务配置接口通过调用动作执行器模块与流程引擎内核进行通讯。
优选的,所述交互模块包括同意模块、转发模块和跳转模块,当用户触发相应模块时,交互模块通过调用任务配置接口向流程引擎内核传递消息。
优选的,所述动作执行器模块包括动作参数配置子模块和根据动作参数配置子模块配置的动作参数调用流程引擎内核API完成任务操作的动作执行子模块。
本发明主要运用在流程引擎与用户的操作交互中,本发明提供了独立于引擎内核的处理策略框架,解决了流程中最复杂的退回、跳转、加签、转办等策略与引擎核心分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统一的策略框架,完全分离在引擎核心外边,策略的更改不会对引擎内核代码产生更改,更好的做到微流程内核的,将策略的处理分离到引擎外围提供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展现方式将大大降低引擎的复杂度,提供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套处策略框架,并在框架上提供了常用的策略实现,采用了这套框架,处理策略的逻辑直接从流程引擎的核心分离出来,做到了用户可以随意扩展,引擎内核更加健壮稳定,同时处理策略框架也大大简化了前台UI用户交互层对流程引擎的访问操作。
本发明是需要使用在流程引擎产品中,不能独立存在。独立的流程引擎产品都是需要跟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才能供用户来使用,整合的过程中会对流程引擎产品做出一些订制,这就要求流程引擎能提供很好的扩展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口编/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