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媒体搬运机构、媒体搬运机构的控制方法以及媒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9670.1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德田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8 | 分类号: | G11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媒体 搬运 机构 控制 方法 以及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光盘(Compact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者蓝光光盘(Blu-ray Disc)等媒体的媒体搬运机构、媒体搬运机构的控制方法以及具有媒体搬运机构的媒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对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等媒体进行数据的写入和标签打印,来发行媒体的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出版机等媒体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媒体处理装置具备:空白媒体堆垛箱,其层积并收容有未进行数据写入等处理的未使用的媒体;制作完毕媒体堆垛箱,其层积并收容有处理完毕的媒体;以及媒体搬运机构,其把持并搬运媒体。
媒体搬运机构具备能够升降的搬运臂。搬运臂具备:引导部,其插入媒体的中心孔;和把持机构,其与媒体的中心孔的侧面抵接而把持媒体。引导部由形成为圆柱状的基端部、和朝下侧直径逐渐变小的圆锥台状的引导面部构成,并在基端部的下端连接着引导面部。把持机构具备三个把持爪,它们与媒体的中心孔的侧面抵接而把持媒体。另外,在光盘以及数字多功能光盘的记录面侧的中心孔的周边,形成有用于保护记录面的、被称为堆积环(stacking ring)的圆形状的突起。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媒体处理装置中,处理前的媒体以记录面朝向下侧的状态被层积并收容于空白媒体堆垛箱。因此,有时在堆垛箱的内部,配置于上侧的媒体的堆积环、与配置于下侧的成为媒体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的打印面贴紧,而在媒体间产生吸附力。在该情况下,在用搬运臂将层积于空白媒体堆垛箱的媒体中的最上方的一张媒体(最上部的媒体)拿起时,存在紧下方的媒体(即,从上方起为第二张的媒体)与最上部的媒体一起被拿起的可能性。若在吸附有两张媒体的状态下,媒体被搬运臂搬运,则在搬运目的地产生不良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媒体处理装置中,搬运臂具备拨动杆,其使最上部媒体的紧下方的媒体移动来与最上部的媒体分离。因此,在该媒体处理装置中,能够从空白媒体堆垛箱仅将最上部的一张媒体拿起并搬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457号公报
近年来,作为媒体,除了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之外,蓝光光盘也被广泛使用。在蓝光光盘的情况下,在记录面侧的中心孔的周边未形成有堆积环,或者即使形成有堆积环,其高度也比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的堆积环的高度低。因此,在蓝光光盘层积并收容于空白媒体堆垛箱的情况下,配置于上侧的蓝光光盘的记录面与配置于下侧的蓝光光盘的打印面容易贴紧。若上下配置的蓝光光盘的记录面与打印面贴紧,则空气难以进入记录面与打印面之间,所以在空白媒体堆垛箱内蓝光光盘之间产生的吸附力,比在光盘或数字多功能光盘之间产生的吸附力大。
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媒体处理装置中,因为搬运臂具备拨动杆,所以如果层积并收容于空白媒体堆垛箱内的媒体是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则即使在空白媒体堆垛箱内媒体间产生吸附力,也能够使紧下方的媒体与最上部的媒体分离并落下,从而能够从空白媒体堆垛箱将最上部的一张媒体拿起并搬运。然而,在被层积并收容于空白媒体堆垛箱内的媒体是蓝光光盘的情况下,蓝光光盘之间的吸附力比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之间的吸附力大。因此,若在被层积并收容于空白媒体堆垛箱内的媒体是蓝光光盘的情况下,在空白媒体堆垛箱内媒体之间产生吸附力,则在用拨动杆将紧下方的媒体从最上部的媒体分离时,产生最上部的媒体与紧下方的媒体一同从搬运臂落下,这种现象通过本发明人的研究而得到了明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及烷基化方法
- 下一篇:便于试剂瓶夹持的摇床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