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8566.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春;宋顺林;刘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C01G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氧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移动设备领域。而LiCoO2是此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正极材料,纯相的钴酸锂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由于一般只有50%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一旦超过限度,发生过充,将使结构发生相变崩塌,晶格失氧,会导致循环快速衰减,也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克服传统钴酸锂材料的缺陷,人们通过掺杂金属离子对其结构进行改善,这些金属元素在稳定晶体的层状结构,抑制锂离子脱嵌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逆相变;提高材料层间宽度,利于锂离子的扩散以及提高材料的放电电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目前,针对钴酸锂材料的掺杂多数集中在干法方面,如CN201110314401.0和CN200910264194.5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均是将四氧化三钴、金属氧化物、碳酸锂混合烧结得到掺杂型钴酸锂的方法,但此类方法中掺杂元素很难实现均匀分散在晶格结构内部。
而在湿法方面,专利CN20121011485.5披露的碳酸钴掺杂镁、铝、钛的工艺中,需要采用碳酸氢铵作为络合和沉淀剂,所得碳酸钴需要高温煅烧,并且破碎制得四氧化三钴,能耗高,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CN200810110753.2中介绍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中由于加入氨水作为络合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无污染、便于工业化生产,能够实现掺杂元素均匀分散,球形度好的方法来制备高性能的球形四氧化三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钴能够使得生产出的钴酸锂具有高电压、循环性能好的特点,并且该产品掺杂元素分布均匀,球形度好,密度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生产过程无污染,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配制
①在纯水中按照摩尔比(1-a-b):a:b(0<a≤0.05、0≤b≤0.05)加入含有钴、M、L的物质,配制成浓度为0.5~3.5mol/L的混合液体,注意保持液体进液过程中处于搅拌状态;
②配制浓度为0.5~15 mol/L的沉淀剂溶液;
③选用合适的氧化剂。
(2)反应过程
④采用并流的方式把混合液体、沉淀剂溶液、氧化剂同时通入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使三者进行反应,pH值7~12、反应温度为40~90℃,得到合成产物。
⑤合成产物经固液分离、洗涤得到滤饼,然后滤饼在400~800℃条件下煅烧2~20h得到(Co(1-a-b)MaLb)3O4粉体。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①所述的钴盐以硫酸钴、氯化钴、硝酸钴、醋酸钴或甲酸钴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形式存在。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①中所述的M可以是Ni、Mn、Cr、Fe、Mg、Ca、Ti、Zr、Sr、Ba、Sm、 Al、Y或Zn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①中所述的L可以是V、Nb、Ta、B、Ti、Sm、 Zr、 Mo、Hf或W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②中所述的沉淀剂提供金属离子沉淀需要的OH-,普遍采用的沉淀剂可以是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③中所述的氧化剂可以是氧气、空气、双氧水、次氯酸钠、高氯酸钠、过硫酸钠、臭氧、氯气、过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 中需控制沉淀剂与金属总盐的摩尔比为1.5~2.5。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中需控制氧化剂与金属总盐的摩尔比为0.2~4。
根据以上一种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球形四氧化三钴,化学式可表达为(Co(1-a-b)MaLb)3O4(0﹤a≤0.05、0≤b≤0.05),其D50=5~25 um,AD≥1.0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8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涂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涂覆机机头的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