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卡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4782.8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峻硕;杨居政;刘铭伦;林祐笙;陈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及其 电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卡固机构,尤指一种利用卡合杆件的突出导杆沿着导轨件移动的引导设计以使按钮件可定位于相对本体的按钮孔内缩的位置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卡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等)上的电池卡固机构通常采用于其本体底部或是后端会设置有用来收纳电池的电池槽,且在电池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滑动伸缩的卡勾,并利用与其连接的推钮以控制卡勾与电池上相对应的固定孔分离或卡合。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欲拆下或更换电池时,使用者就必须以双手同时推动位于电池槽两侧的推钮以驱动卡勾与电池的固定孔分离,从而使电池可从电池槽中拆卸下来。然而,由于上述设计必须要求使用者使用双手来进行电池的拆卸操作,因此往往会为使用者在操作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带来诸多的不便。
虽然上述问题可进一步地使用单一按钮驱动双卡勾的设计来解决,但却又会产生按钮与卡勾之间的连动机构设计复杂,并且容易导致使用者在操作或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过程中误触按钮而让电池不慎脱离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卡合杆件的突出导杆沿着导轨件移动的引导设计以使按钮件可定位于相对本体的按钮孔内缩的位置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卡固机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本体、一电池,以及一电池卡固机构。该本体具有一按钮孔。该电池可拆卸地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且具有一第一固定孔以及一第二固定孔。该电池卡固机构包含一按钮件、一导轨件、一第一卡合杆件、一第一连杆件、一第一横向弹性件、一第二卡合杆件,以及一第二横向弹性件。该按钮件可活动地穿设于该按钮孔中且其内形成有一斜向槽,该按钮件具有一斜面端部。该导轨件可纵向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内且具有彼此连通的一横向导轨、一斜向导轨以及一内弯导轨。该第一卡合杆件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内对应该导轨件的位置上且具有一突出导杆,该突出导杆插设于该导轨件中,当该突出导杆于该横向导轨、该斜向导轨或该内弯导轨中移动时,该导轨件相对地纵向移动,以使该第一卡合杆件横向移动而与该第一固定孔卡合或分离。该第一连杆件枢接于该第一卡合杆件以及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斜向槽内,用来于该按钮件被按压以使该突出导杆移动至该内弯导轨时定位于该斜向槽内。该第一横向弹性件设置于该第一卡合杆件上,用来提供弹力至该第一卡合杆件,以驱动该突出导杆从该横向导轨移动至卡合于该内弯导轨内的位置,以使该按钮件固定于相对该按钮孔内缩的位置上或沿该斜向导轨回到该横向导轨。该第二卡合杆件具有一斜面配合部且抵接于该第一卡合杆件,该斜面端部与该斜面配合部互相滑动配合以使该第二卡合杆件横向移动而与该第二固定孔卡合或分离,当该按钮件被按压时,该第二卡合杆件推动该第一卡合杆件,以使该突出导杆沿该横向导轨移动或从该内弯导轨移动至该斜向导轨。该第二横向弹性件设置于该第二卡合杆件上,用来提供弹力至该第二卡合杆件,以驱动该第二卡合杆件卡合于该第二固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4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