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679.1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婷;林立平;陈英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液晶显示装置有关,并且特别地,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驱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影像显示相关的科技不断地发展,市面上出现的各式各样新型态的显示装置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er,LCD)由于具有省电及不占空间等优点,广受一般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已成为显示器市场上的主流。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中的驱动电路包含有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及闸极驱动器(gate driver)。其中,时序控制器为一控制IC,用以产生并输出控制时序,由此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及闸极驱动器(gate driver)的时序。由于液晶不能有直流偏压(DC stress),所以源极驱动器需要能够同时输出正极性电压与负极性电压,以提供液晶交流电压。然而,若每个通道(channel)均同时设置有一组正极性数字模拟转换器与负极性数字模拟转换器,又会导致整个源极驱动器所占用的晶片面积过大。因此,传统的源极驱动器是采用两相邻通道共用同一组正极性数字模拟转换器与负极性数字模拟转换器的架构,只需通过一组多工器的切换即可达到同时输出正极性电压与负极性电压的功能。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及图2是分别绘示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于第一操作模式及第二操作模式下的功能方块图。如图1及图2所示,源极驱动器1包含第一数据锁存器11、第二数据锁存器12、第一多工器13、P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4、N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5、第二多工器16、第一放大器17、第二放大器18、第一输出垫19及第二输出垫20。
由图1可知:当源极驱动器1处于第一操作模式下,源极驱动器1将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及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分别存于第一数据锁存器11及第二数据锁存器12。接着,源极驱动器1将会根据其收到的极性控制信号决定第一多工器13不进行数字信号的极性转换,以将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输出至P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4并将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输出至N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5。接着,P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5分别对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及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进行数字-模拟转换的处理,使其转换为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及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后输出至第二多工器16。第二多工器16亦根据极性控制信号不进行切换,分别将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及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传送至第一放大器17及第二放大器18放大后,再通过第一输出垫19及第二输出垫20输出至液晶显示面板(未图示)。其中,第一输出垫19所输出的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具有正极性电压,而第二输出垫20所输出的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具有负极性电压。
由图2可知:当源极驱动器1处于第二操作模式下,源极驱动器1将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及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分别存于第一数据锁存器11及第二数据锁存器12。接着,源极驱动器1将会根据其收到的极性控制信号决定第一多工器13需进行数字信号的极性转换,以将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输出至N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5并将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输出至P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4。接着,P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4及N型数字模拟转换器15分别对第二数字数据信号DS2及第一数字数据信号DS1进行数字-模拟转换的处理,使其转换为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及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后输出至第二多工器16。第二多工器16亦根据极性控制信号进行切换,分别将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及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相互对调传送至第二放大器18及第一放大器17放大后,再通过第一输出垫19及第二输出垫20输出至液晶显示面板(未图示)。其中,第一输出垫19所输出的第一模拟数据信号AS1具有负极性电压,而第二输出垫20所输出的第二模拟数据信号AS2具有正极性电压。
上述的驱动电路架构可满足单点极性反转(1 dot inversion)的通道排列方式的要求,例如(+,-,+,-,+,-,+-)的正负极性通道间隔排列方式,亦可满足另一种(2V+1)点极性反转(2V+1dot inversion)的通道排列方式的要求,例如(+,-,-,+,+,-,-,+)的正负极性通道排列方式。本发明是提出与上述传统的驱动电路架构相异的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驱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同时满足单点极性反转及(2V+1)点极性反转的通道排列方式的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烯丙异噻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冷暖两用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