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胶囊玫瑰精油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3601.X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虹娟;刘劲芸;黄致和;魏杰;徐世涛;阴耕云;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24B15/30;A24B3/14;A24B3/1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胶囊 玫瑰 精油 及其 烟草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玫瑰精油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属卷烟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云南昆明安林八街种植的食用玫瑰为法国蔷薇变异品种,具有独特的甜香韵。实验室采用同时水汽蒸馏萃取法制备玫瑰精油,分析表明:精油中醇类占9.89%,醛类占5.6%,饱和烃化合物占32.78%,酯类占0.64%,醚类占0.35%,萘、烯类占1.45%。该精油检测出含有玫瑰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这些是玫瑰精油的清香成分,使云南食用玫瑰精油清香成分更明显。醛类化合物占5.6%,是玫瑰香气成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赋予玫瑰油以新鲜的头香和天然感。其他的不同的成分对其香气同样具有不同的贡献。香茅醇、苯乙醇占4.71%,是玫瑰的主体香气成分,构成玫瑰花香的基本成分。通过制备的云南食用玫瑰精油的清甜香特征明显,与国外玫瑰精油及国产玫瑰精油在香气风格特征上有较大区别。
玫瑰精油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挥发性较强。本发明通过以糖化玻璃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化精油技术,解决玫瑰精油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易挥发、易氧化的问题。制备的微胶囊玫瑰精油应用在卷烟加料、再造烟叶等水基产品中。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胶囊玫瑰精油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本发明以海藻糖、蔗糖、葡萄糖为壁材,水为溶剂,加热成熔融状态,快速冷却后,使其转化为透明的非晶体、无定形、亚稳态的玻璃样固体,即为糖玻璃。水一方面作为溶剂,促进结晶糖的熔融或降解,加快液态糖的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增塑剂,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糖分子的活性和自由度,使之进一步重组而回复晶体形状。海藻糖有类似多糖的最高玻璃转变温度,而且即使在湿度适宜的前提下,玻璃态都不容易转变为结晶态。从而使玫瑰精油分子被固定在这种无定形的 非结晶结构中。当微胶囊壁处于玻璃态时,由于壁材中分子流动阻力较大,分子扩散速率很小,分子间相互接触和反应速率亦很小,从而使壁材对玫瑰精油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快速冷却下,熔融物的粘度增加,进一步将玫瑰精油分子固定在该无定形结构中。从而使玫瑰精油香气成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高压均质乳化使98%玫瑰精油粒径在2μm以下,能够均匀、稳定地分布于微胶囊壁材中,不需要使用乳化剂。
本发明的微胶囊玫瑰精油,经如下步骤得到:
a.制备玫瑰精油乳液:将质量比为0~2:1:1~2的无水海藻糖、蔗糖、葡萄糖,加入无水海藻糖、蔗糖、葡萄糖三种物质质量的1-5%的水混合均匀,加热至90-95℃成熔融状态,冷却到40~50℃,边搅拌边加入无水海藻糖、蔗糖、葡萄糖三种物质质量的1-28%的玫瑰精油,在2000-5000r/min转速下搅拌10-20min待用;将蒸馏水倒入高压均质机漏斗中,打开开关,调节均质压力至600-1000bar,往料斗中加入上述搅拌后的玫瑰精油,经过高压均质后形成玫瑰精油乳液。
b.制备微胶囊玫瑰精油:将玫瑰精油乳液均匀铺在不锈钢盘中,至于-20~-25℃温度下冷冻24小时后取出,放入真空度为45pa的冷冻干燥器中冻干,粉碎后得到微胶囊玫瑰精油。
本发明的微胶囊玫瑰精油作为涂布料应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工序中,其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1%。
本发明的微胶囊玫瑰精油作为料液应用于卷烟产品加工中,其添加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5%~0.5%。
本发明所用的设备为市售设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微胶囊玫瑰精油能增加果甜香韵,改善卷烟品质,使余味舒适,降低刺激,改善口腔湿润度;微胶囊玫瑰精油在水中溶解度达到100%,微胶囊玫瑰精油用于在再造烟叶烘干过程中的损失率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设备为市售设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3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