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1072.X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34;C08K5/20;C08K5/134;C08K5/3435;C08K5/3475;C08J3/22;C08J9/10;B29C45/77;B29C45/7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汽车 门板 模块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它以改性聚丙烯颗粒和发泡母粒为原料,经混合注塑成型制成,所述原料中改性聚丙烯颗粒和发泡母粒的质量比为100: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颗粒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基材60-74,滑石粉 20,抗冲改性剂 1-15,爽滑剂 2,抗氧剂 0.4,光稳定剂 0.4,紫外线吸收剂 0.2,无机色粉 2;所述发泡母粒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聚乙烯60-75,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4-19,滑石粉 10,发泡剂 6-10,硅烷偶联剂 0.6,抗氧剂 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基材为熔融指数0.5-2g/10min的聚丙烯,所述滑石粉为水合硅酸镁Mg3[Si4O10](OH)2,所述抗冲改性剂为茂金属催化剂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所述爽滑剂为N、N-双乙撑脂肪酸酰胺,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所述高压聚乙烯为熔融指数2-5g/10min的聚乙烯,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乙酸乙烯含量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质量的30%,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工序:
a.制备改性聚丙烯颗粒:按照配比称取改性聚丙烯原料,经双螺杆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出3mm×5mm的柱状改性聚丙烯颗粒;
b.制备发泡母粒:按照配比称取改性发泡母粒原料,经双螺杆共混挤出造粒制备3mm×3mm的发泡母粒颗粒;
c.注塑成型:按配比称取改性聚丙烯颗粒和发泡母粒,将上述两种颗粒混配均匀,经注塑成型制备汽车后门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密度汽车后门板模块制备方法,它包括注塑成型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工序中各阶段注塑工艺参数设定如下:一段注塑温度175℃,注塑压力135Mpa,注塑速度70mm/s;二段注塑温度175℃,注塑压力140Mpa,注塑速度70mm/s;三段注塑温度180℃,注塑压力140Mpa,注塑速度68mm/s;四段注塑温度180℃,注塑压力140Mpa,注塑速度68mm/s;四段注塑温度180℃,注塑压力140Mpa,注塑速度68mm/s,五段注塑温度185℃,注塑压力140Mpa,注塑速度68mm/s,喷嘴注塑温度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10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