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0497.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国;邢明明;仝运涛;李鹏亮;赵健;刘劲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振国 |
主分类号: | B28B1/08 | 分类号: | B28B1/08;B28C5/00;E01C19/02;E01C7/14;C04B28/00;C04B14/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法制 水泥 稳定 砂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铺设道路路面基层和路基填筑等的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稳定砂砾一般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是用砂砾掺配4.5%-5.5%水泥、使用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使用重型压实设备碾压,形成一定的密实度并形成一定的强度。小型设备碾压很难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并且强度也较低。
水撼砂砾就是使用水撼法施工砂砾填筑,由于不掺配胶结料所以他是松散材料。工程中常用这种施工工艺,主要是用于一些大型压实设备无法施工的特殊部位。在控制好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的情况下,水撼砂砾能够达到压实度要求。但是相关公路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中没有对这种施工方法的技术要求。
公路工程中,桥梁台背砂砾填筑、各种构造物基坑回填等特殊部位的填筑,大型压实机具无法操作,但还需要达到较高压实度、或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或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整体性以防止沉降和冲刷问题。但常规的水撼砂砾或碾压式水泥稳定砂砾无法解决或防止上述问题,而且工程控制和质量检测比较困难。只有水泥混凝土或贫混凝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其刚度过大、需要专用大型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又比较突出。
在水撼砂砾与碾压式水泥稳定砂砾、贫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之间,是否会有一种材料或者施工工艺,既能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又能达到简便易行、经济合理的效果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防冲刷能力强、经济、简便易行的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本方法首先进行室内试件成型试验,待试件制作完成后,进行室外试验层成型制作,第一步取砂砾,以及砂砾重量的4.5-6%的水泥和水泥加砂砾重量8-10%的水份,用搅拌机在现场充分拌合制成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填入施工槽中;第二步用洒水车将水均匀撒布于混合料的顶面;第三步振捣棒插振开始,插振的影响区域内要保持不少于上述的4-6%的水分或者水量不超过8%的水分,单点插振时间约6-10s;第四步插振完成后,在槽左侧开口进行排水,将施工层表面残留水或泥浆排出;第五步在插振完成60min后,在混合料表面用平板振动仪振动压实。
所述的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所述的室内试件成型试验采用静水、插振后排水、排水同时增加表面平振的方式:第一步先将水泥和砂砾用人工充分拌合后装入大钢试筒内制成混合料,然后将水直接均匀倒入大钢试筒内,等待水沉到大钢试筒底部;第二步在大钢试筒内取出一部分混合料倒入小钢试筒内,小钢试筒在中心进行一次插振、大钢试筒按4角+中心的方式进行振捣棒插振;整个试件的插振总时间为100s左右;第三步插振完成后,对需要排水的两个试件进行排水;第四步在插振过的试件表面进行平板振动压实;平振时间为20s;对于需要排水的2个试件,要边排水边平振,并且平振方式可根据排水的时间和速度采用间歇式;试件成型后,在试筒内用塑膜包裹、在16℃左右、少量洒水养生10天;进行切割及强度试验,养生结束并脱模后将大试件切割成为11cm-14cm不等的方形试块,试块高径比尽量控制在1:1;对切割并浸水1d后的试块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所述的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所述的含水量比常规碾压式的施工方法的含水量大4-5%。
所述的利用水撼法制作水泥稳定砂砾的方法,所述的进行室外试验层成型制作:包括水撼法施工水泥砂砾的现场施工层的成型试验,从施工层中取出较大块试样并切割成小试块,对试块进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本次试验在现场成型过程中,右半区域在插振完成60min后在表面增加了平板振动仪振动压实,而左半部分由于排水不成功的原因没有增加表面平振,由此也可通过强度对比对平振效果加以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振国,未经赵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0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坐标变换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按组合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