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钙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7697.9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复平;李镇;王晓峰;毛志勇;张越;辛国强;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C21C7/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低硅铝 镇静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RH炉)精炼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进行钙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ASP连铸机用浸入式水口呈扁平状,口径小,浇注过程中容易堵塞水口,且中薄板坯连铸机对钢水成分和洁净度的要求比常规流程高。因此,作为改善钢水可浇性和洁净度的手段之一,钙处理工艺已普遍用于处理薄板坯连铸用钢水。钙处理主要使三氧化二铝夹杂由固态变为液态,避免浇注过程其在水口内表面沉积堵塞水口;同时液态钙铝酸盐夹杂也易于上浮去除,可改善钢水的洁净度。
目前,在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时,钙处理中均采用在同一喂线点一次加入硅钙线方式,其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同一位置钙线加入量较多,钙来不及被钢水吸收,造成钙气泡大量聚集、上浮,导致钢水发生严重喷溅,钢液中钙成分不均也不稳定,加之钙及夹杂物变性作用不能充分利用,最终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影响钢水质量和产品质量。为了防止增硅,在钙处理过程中往往采用钙铁线的方法来实现,其存在着钙收得率低,且不稳定的弊端。另外,还存在开浇时钢水二次氧化严重的问题,因此为改善钙处理效果,又采用增加钙铁线加入量的方法,特别是开浇时钙线的加入量更多,矛盾亦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金属钙的收得率及稳定性,增加连浇炉数,减少金属钙的用量,提高钢液质量的低碳低硅铝镇静钢RH精炼时的钙处理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碳低硅铝镇静钢钙处理的方法,其具体方法为:
在RH精炼合金化结束并脱氧处理后,当RH炉真空室真空度小于200Pa、且α[O]≤0.0003%时,从料仓分批次向钢水中加入由CaO粉+高碱度预熔渣粉剂+碳酸盐粉剂+金属钙粉混合制成的块状熔剂,每批次的加入量控制在0.2-0.6kg/吨钢,批次间隔时间为1-3min,总加入量控制在0.6-1.5 kg/吨钢,块状熔剂加入后在RH精炼过程净循环0-5min;
所述块状熔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aO粉30-50%,高碱度预熔渣粉剂30-50%,碳酸盐粉剂1-10%,金属钙粉5-20%;
所述块状熔剂的尺寸规格为20-30mm。
所述块状熔剂采用干式压球方式制备;单个块状熔剂的抗压强度大于20N、一米落下强度大于5次。
所述块状熔剂中,CaO粉粒度小于1mm,高碱度预熔渣粉剂粒度20-200μm,碳酸盐粉剂粒度20-200μm,金属钙粉粒度为0.1-1mm。
所述CaO粉的活度大于350ml。
所述高碱度预熔渣粉剂的光学碱度为6-8。
本发明的基本机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CaO粉作为稳定剂,与金属钙粉混合后控制金属钙在钢液中的反应速度,使其能够循环到钢液深处后完全被释放,从而提高金属钙的收得率。采用高碱度预熔渣具有较强的夹杂吸附能力,对钙铝酸盐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少量的碳酸盐的复合物超细粉料可作为膨胀剂,促进块体的分解,释放出有益于炼钢熔剂并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熔化。同时,碳酸盐分解后产生微小气泡,气泡的尺寸细小,具有微区搅拌功能,也能促进渣料熔化,从而快速成渣,并且气泡的吸附功能亦有利于夹杂物的去除。
本发明金属钙的收得率高且稳定,平均收得率可达到43.75%;同时可极大减少钢液中夹杂物的数量,增加连浇炉数,提高钢水中的钙含量,并在钢液中与夹杂物反应生成低熔点的钙铝酸盐夹杂物,从而可提高钢液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块状熔剂制备:
将CaO粉剂、光学碱度为7的高碱度预熔渣粉剂、活度大于350ml的CaO粉剂、碳酸盐粉剂以及金属钙粉按35wt%、45wt%、3wt%和17wt%的比例混合均匀后,采用干式压球机压制成直径为22mm的球体熔剂,并保证每个球体熔剂的抗压强度达到22N、一米落下强度达到6次。其中CaO粉剂的粒度为0.8mm,预熔渣粉剂的粒度d50 在180μm,碳酸盐粉剂的粒度d50为40μm,金属钙粉的粒度为0.2mm。
2、调整RH炉下降管的位置,使之处于下料管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铸型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金融类红包电子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