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座、电池容纳壳体、电池组、蓄电系统、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139.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鹿野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座 电池 容纳 壳体 电池组 系统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用于电子设备、电动车辆、电动工具等等中的电池组的电池座、电池容纳壳体、电池组、使用电池组的蓄电系统、电子设备、电动车辆以及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这种电池使用掺杂和去掺杂的锂离子。连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多个电池(也称为单电池或电池单元),以便形成电池单元组(battery cell group)。构成电池单元组的电池彼此连接,从而形成电池模块。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容纳在壳体内,从而形成电池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已经广泛地用于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电动车辆、电动工具等等内。
在某些情况下,电池组的掉落引起的冲击力也影响电池组。当外部冲击力传递到电池组内的电池时,会造成电池的液体溢出并且变形。因此,期望提高电池组的抗冲击性,使得外部冲击力不会传递到电池。如下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号11-045691公开了一种技术,将冲击吸收材料插入电池组内部并且由冲击吸收材料吸收施加到电池组的冲击力。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公开号11-045691描述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冲击吸收材料,所以该技术在生产成本方面不利,并且生产电池组的工序数增多。当不使用冲击吸收材料时,例如,可考虑提供减弱冲击的肋条。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肋条已经直接与电池单元接触。为此,存在以下问题:外部冲击通过肋条直接传递到电池单元。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无需使用冲击吸收材料就具有优越的抗冲击性的电池座、电池容纳壳体以及电池组,并且还在于,提供使用电池组的蓄电系统、电子设备、电动车辆以及电源系统。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座,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容纳部,用于容纳电池单元。在一个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与另一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之间形成变形部和空间部,变形部由于外部冲击的传输而弹性变形,空间部用于允许变形部弹性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容纳壳体,包括:电池座,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单元容纳部形成在电池座内,并且在一个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和另一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之间形成变形部和空间部,变形部由于外部冲击的传输而弹性变形,空间部允许变形部弹性变形;以及壳体,电池座容纳在壳体内,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形成与变形部接触的凸出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容纳壳体,包括:电池座,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单元容纳部形成在电池座内;以及壳体,电池座容纳在壳体内。具有开口的端面形成在电池单元容纳部的一端内,与壳体的预定侧板大致平行的壁部竖立在壳体内,并且凹口形成在壁部内的与开口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座,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多个电池单元容纳部形成在电池座内,并且在一个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和另一电池单元容纳部的外围表面之间形成变形部和空间部,变形部由于外部冲击的传输而弹性变形,空间部允许变形部弹性变形;以及电池容纳壳体,电池座容纳在电池容纳壳体内,并且在其内表面上形成与变形部接触的凸出物。
在蓄电系统内,电池组可由通过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发电机充电。
蓄电系统可为连接到电池组的电子设备提供电力。
电子设备可从电池组接收电力。
电动车辆可包括:转换装置,从电池组接收电力并且将该电力转换成车辆的驱动力;以及控制装置,根据有关电池组的信息,进行有关车辆控制的信息处理。
电力系统可包括电力信息收发部,经由网络将信号发送给另一个设备并且从另一个设备中接收信号。基于由电力信息收发部所接收的信息,电力系统可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放电控制。
电力系统可从电池组接收电力,或者将电力从发电机或电网供应到蓄电系统中。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无需使用冲击吸收材料,就可提高电池组的抗冲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池组的配置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显示了电池块的配置实例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了电池座的配置实例的透视图;
图4是从端面的一侧观看电池座时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了肋条的配置实例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了下外壳的配置实例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肋条抵靠突起的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分散冲击的状态的实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皮带与滚筒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用于航母舰载机的重力液压弹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