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5757.3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琳荣;江才鑫;周坤英;吴燕芳;魏兴辉;金磊;李岚;朱颜;贺孝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43/38 | 分类号: | C07C243/38;C07C24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氧基 甲基 苯甲酰基 丁基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是农药甲氧虫酰肼的中间体,一般都由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氯与叔丁基肼反应制得。
现有技术中,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传统的提纯方法,是用溶剂,比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甲醇等进行重结晶,这种方法提纯的分离效果差,收率较低,而且成本高,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产品的得率和纯度较高的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提纯方法。
一种通式( )所示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氯和叔丁基肼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加入水和酸进行酸化,直至pH值小于3,保持水解温度为40-105℃,水解时间为0.5-5小时,使通式()所示的副产物水解,过滤除去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将所得母液加入碱进行碱化,调节pH值至7-12,过滤,得到高纯度的产品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
() ()
其中,Me为甲基,R为叔丁基。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产物为主要含有式()所示产品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和式(II)所示副产物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混合物,其制备过程为:以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氯和叔丁基肼为原料,在无机碱的存在下,反应制得化合物()以及其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酸为无机酸,优选为盐酸或硫酸中的一种。
在提纯过程中,水解温度优选为100℃。水解时间优选为0.5-2小时。碱化程度为pH值介于8-10。
本发明与传统的重结晶工艺相比较,具有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点。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而采用水作为溶剂;提纯工艺中使副产物水解而回收得到昂贵的原材料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避免了重结晶工艺中产品及原材料的直接损失;提高了产品的纯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其中,Me为甲基,R为叔丁基。
式(II)所示副产物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在酸性体系中,在高温下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式(III)所示的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而式(I)所示产品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在这种酸性体系中,在高温下不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来提纯式(I)所示产品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
本发明具体工艺如下:
1、以甲苯为溶剂,加入叔丁基肼盐酸盐,在0℃用液碱游离叔丁基肼,然后在此温度下同时滴加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氯和液碱。滴毕,室温下保温一个小时,分去水层,甲苯层用水洗涤,脱溶得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和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混合物。此混合物的比例是9:1。
2、将上述制得的混合物,加水酸化,升温,使副产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水解,冷却过滤除去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所得母液碱化,过滤,得到高含量的产品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
本发明的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的提纯方法,克服了以往用溶剂进行重结晶造成产品得率和纯度低的缺陷,仅仅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除去反应所产生的副产物N-(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酰基)-N-叔丁基肼。其优势在于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产品纯度,并且能回收昂贵的中间体3-甲氧基-2甲基苯甲酸,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处理过程中三废少,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粗品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