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的龙血竭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55461.1 | 申请日: | 2012-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李光;李宜航;马小军;李学兰;赵俊凌;宋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7/02;C12G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血栓 活性 血竭 保健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摄入量增加,导致体内血脂增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容易引发脑血栓、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很多人因应酬长期饮酒,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款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保健酒,使人们在少量饮酒的同时能够预防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口感好、饮用方便,具有明显抗血栓作用的保健酒,用于日常人们聚会或应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保健酒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的龙血竭保健酒,其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龙血竭1-10份、黄芪0.5-3份、丹参2-5份、西红花1-4份、三七0.5-2份、人参1-3份、当归2-6份、川芎1-3份、枸杞5-10份、白酒100-200份。
本发明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的龙血竭保健酒,其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龙血竭5份、黄芪4份、丹参2份、西红花2份、三七1份、人参2份、当归4份、川芎2份、枸杞8份、白酒200份,白酒度数为55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血栓活性的龙血竭保健酒制备方法,由渗漉工艺所得,具体方法为首先将药材粉至粗粉,加入自身重量60%-80%的白酒进行搅拌浸润,溶胀12小时,再加入配方量白酒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0.1-10mL/min,收集渗漉液,于4-10℃下静置3-7天,经0.1μ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分装所得。
本发明的药理机制:
本发明中,以龙血竭为君药,取其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辅以丹参、红花、三七等臣药,取其活血功效,以黄芪、人参、当归、枸杞等补气补血圣药为佐药,最终取川芎、白酒气善走串之药性,将药效上达巅顶,下至血海,最终达到化瘀散结的作用。
龙血竭为百合科剑叶龙血树的树脂,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及东南亚国家。主要成份为龙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涩。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外伤出血等症。据《本草纲目》记载,龙血竭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肺、脾、肾三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显著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龙血竭对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功能都具有积极影响。
发明中所涉及到的药物均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的作用。
丹参中的丹参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降低血栓素(TXA2)的合成。丹参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西红花中西红花总苷体内给药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对ADP和凝血酶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可使血小板膜微粘度随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增加而减少,能拮抗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小板膜微粘度的作用,对血小板微粘度的作用大于对红细胞膜的作用。
三七三醇皂苷能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呈现量效关系,血小板Ca2+浓度随着三七三醇皂苷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当归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也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率提高,亦可使血小板减少。许多实验证明,当归及阿魏酸钠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抑制各种诱导剂(ADP、肾上腺、胶原、凝血酶等)诱导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川芎其有效成分体外实验表现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嗪可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以内氧化物PGH2代替花生四烯酸(AA),观察PGH2转化成TXA2的过程,结果发现川芎嗪与TXA2合成酶抑制剂作用相类似。
本发明对小鼠血栓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
1实验材料
1.1 供试品:龙血竭酒,由中国医科院药植所云南分所研发实验室制备提供,实验前将保健酒进行减压浓缩将其中酒精回收,使用酒精计测定酒精浓度,获得酒精度为零的混悬液进行实验。
1.2 受试动物,SD大鼠,3月龄,雌雄各半,ICR小鼠,雌性各半,体重约20g,由军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许可证号:SCXK2007-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未经李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片
- 下一篇:软包装电池极耳结构及其模切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