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4114.7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强;吴振刚;赵理新;吴晓娜;陈凤;陈风春;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李伯勤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及其 专用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EPS行业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伴随着生产会制造出大量的生产污水,这些生产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的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污水处理是企业实际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中是将污水注入一个调节池进行预沉降,之后将沉降后的待处理污水抽到斜管沉淀池进行加药助沉沉淀,之后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和接触氧化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缺点:1、容易损坏斜管池中的斜管,增加企业维修成本;2、沉降效果不好,使进水水质不稳定,造成加药量增大,增加企业生产成本;3、沉降效果不好,加药量不容易确定,造成排出的水质各项指标不达标。
因此,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能够使污水进水水质均衡,排放水质各项指标均衡且达标,并且能够有效处理生产污水的污水处理方法及专用调节池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调节池。
本发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a.收集污水:将生产污水收集到压滤池;
b.压滤:在压滤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前段压滤处理,将压滤得到的液体输送至调节池,并回收压滤得到的固体滤料;
c.初步沉淀:在调节池内加入助沉药剂,该助沉药剂包含絮凝剂、助凝剂和中和剂的一种或多种,其加药量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浓度8~10%,加药量15~30mg/L;助凝剂(PAM或称为聚丙烯酰胺):浓度0.5~1.0%,加药量1.5~3mg/L;中和剂(石灰浆液):浓度10~20%,加药量按水质PH至7.0~8.0为准;
上述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口(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口(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连接,上述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
在调节池内对待处理污水进行预沉淀处理,将沉淀固体通过污泥泵抽到压滤池内重复上述b步骤操作,将上层悬浮液体输送至斜管沉淀池;
d.斜管沉淀:将上述步骤输送的待处理污水通过斜管沉淀池经过斜管沉淀后将液体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污泥池;
e.水解酸化处理:在水解酸化池中加入营养盐,该营养盐包含尿素(N)、磷酸二氢铵(P)和葡萄糖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其加入量尿素(N)为1~4千克/千吨,磷酸二氢铵(P)1~4千克/千吨,葡萄糖1~4千克/千吨;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降解后液体输送至接触氧化处理池;
f.接触氧化处理:上述所得液体在接触氧化池内利用好氧菌进行降解硝化处理,将硝化后液体输送至自然沉淀池;
g.自然沉淀:在自然沉淀池内对上述输送的液体进行自然沉淀,将沉淀后的液体输送至清水池,将沉淀固体物质输送至水解酸化池内重复e步骤操作;
h.清水池抽检并排放:抽检清水池中的水质并排放,将沉淀固体输送至污泥池;
i.污泥池滤料回收:在污泥池内通过板框式压滤机将上述d步骤和h步骤所得固体物质进行压滤处理,将得到液体输送至压滤池内重复b步骤操作,回收固体滤料。
上述c步骤所述的助沉药剂可以是助凝剂,也可以是混凝剂,还可以是助凝剂和混凝剂的混合物。
作为改进,上述e步骤和f步骤后至少重复一次e步骤和f步骤。
作为改进,在自然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设一个二级斜管沉淀池,即上述g步骤所得液体输送至二级斜管沉淀池,并在二级斜管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进行二次沉淀,将液体输送至清水池之后进行h步骤操作,固体物质输送至污泥池之后进行i步骤操作。
一种调节池,包含池体(11),池体(11)分为混合池(5)和助沉池(13),混合池(5)上设有进水口(2)、加药口(3)和曝气装置(4),助沉池(13)上设有出水口(1),助沉池(1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9),隔板(9)将助沉池(13)划分成为呈“S”型的助沉水道,助沉水道的其中一端与混合池(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口(1)连接。
作为改进,助沉水道呈倾斜状,即一端高,一端低,所述两两相邻助沉水道的其中一个助沉水道的高端与另一助沉的低端连接,两两相邻水道的连接处设有污泥泵(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4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