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3211.4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资智;林万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3/34;H02K33/1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摄像模块,以撷取若干个影像;
磁性驱动模块,设置于该摄像模块的一侧,以驱动该摄像模块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该摄像模块于移动时进行该若干个影像的撷取;
控制模块,连接该摄像模块,以分析各该影像的清晰度,并将清晰度最佳的该影像的成像焦距设为最佳对焦点,且该控制模块控制该磁性驱动模块,使该磁性驱动模块驱动该摄像模块移动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对应该最佳对焦点的对焦位置;以及
至少一定位模块,设置于该摄像模块的一侧,以经由磁性吸附固定该摄像模块于该对焦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驱动模块包含调整底座、调整构件及电磁构件,该调整底座设置于该摄像模块的下方,且该调整底座的一侧具有凸抵部,该电磁构件设于该调整底座的一侧,且该电磁构件呈环状,使该调整构件穿设于该电磁构件,当该控制模块驱动该磁性驱动模块使该电磁构件通电以产生电磁效应时,是以磁性吸附力来使该调整构件由第一端移动至第二端,以通过该调整构件顶抵该凸抵部,进而带动该调整底座转动,以推抵该摄像模块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驱动模块还包含弹性构件,接设于该调整底座相对于该电磁构件的另一侧,当该调整构件由该第一端移至该第二端以转动该调整底座时,该弹性构件随着延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磁构件失去磁性吸附力使该调整构件由该第二端回复至该第一端时,该弹性构件是由延展状态弹性回复至缩紧状态,以带动该调整底座回复至初始位置,进而使该摄像模块由该第二位置移至该对焦位置,再由该至少一定位模块固定该摄像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基座以及若干个支撑元件,该基座设置于该调整底座的下方,且该基座与该摄像模块间是通过该若干个支撑元件彼此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撑元件的壁缘套设附有弹簧元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定位模块包含定位杆及定位元件,该定位元件接设该摄像模块的一侧,该定位杆接设于该基座并穿设于该定位元件,当该摄像模块移动到该对焦位置时,该控制模块驱动该至少一定位模块使该定位元件通电以产生电磁效应,使该定位元件磁性吸附该定位杆,以此将该摄像模块固定于该对焦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定位模块固定该摄像模块于该对焦位置时,该调整底座回复至初始位置并与该摄像模块间具有间距。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定位模块包含定位元件及至少一金属件,该定位元件设置于该摄像模块的一侧,且该至少一金属件设置于该调整底座或该基座的一侧,当该摄像模块移动至该对焦位置时,该控制模块驱动该定位元件通电瞬间产生电磁效应以吸引该至少一金属件,以固定该摄像模块于该对焦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至少一定位模块固定该摄像模块于该对焦位置时,该摄像模块与该调整底座紧密连接。
11.一种镜头致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镜头致动装置,该镜头致动装置包含摄像模块、磁性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以及至少一定位模块,包含下列步骤:
利用该磁性驱动模块驱动该摄像模块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通过该摄像模块于移动时撷取若干个影像;
通过该控制模块分析各该影像的清晰度,并将清晰度最佳的该影像的成像焦距设为最佳对焦点,且驱动该磁性驱动模块带动该摄像模块移动至对应该最佳对焦点的对焦位置,该对焦位置位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以及
使用该至少一定位模块以磁性吸附固定该摄像模块于该对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32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投影复眼准直聚光镜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无线链路中的信息补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