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C晶片的退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690.8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储耀卿;徐家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30B33/02 | 分类号: | C30B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c 晶片 退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晶片的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SiC晶体是超高亮度LED发光材料GaN常用的衬底材料,而GaN磊晶的晶体质量与所使用的SiC衬底(基板)表面加工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用来光刻的SiC衬底与晶片的表面形貌和翘曲以及弯曲程度联系紧密,晶片的翘曲和弯曲程度过大,光刻时难以聚焦,导致良率下降;如果直接用平片做GaN磊晶,平片与外延薄膜极易脱落,影响外延品质。在SiC衬底的切割、双面研磨以及单面研磨、抛光过程中,尽管部分的加工应力会在下一道加工工序释放,但是这种应力释放是无序释放,同时未释放的加工应力会在晶片表面集聚,影响SiC晶片的翘曲和弯曲程度,严重的翘曲和弯曲会在后道加工过程产生破片,影响整个加工循环的晶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高质量的SiC晶片的退火方法,适用于对SiC切割片、双面研磨片、单片研磨片和抛光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使加工的SiC晶片的加工应力消除均匀、充分,降低由于晶体加工产生的加工应力引起的晶片翘曲和弯曲程度,提高光刻的良率,减轻衬底晶片和外延层的脱落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SiC晶片的退火方法,具体步骤是:
(1)将SiC晶片装入陶瓷工装中,陶瓷工装置于陶瓷坩埚内,陶瓷工装和陶瓷坩埚中间用SiC粉填满;
(2)直接升温至低温度区域200℃~400℃,保温3~6小时,此阶段升温时间≥1.5小时;
(3)经过低温保温一段时间后,升温至中温区域500℃~700℃,保温5~10小时,此阶段升温时间≥2.5小时;
(4)经过中温保温一段时间后,升温至高温区域800℃~1900℃,保温10~20小时,此阶段升温时间≥10小时;
(5)高温保温结束后,以每小时10℃~15℃降温至室温,出炉。
SiC晶片为切割片、双面研磨片、单面研磨片、抛光片和衬底片中的任一种。SiC抛光片为单面抛光片和双面抛光片中的任一种。SiC晶片为导电型或半绝缘型。SiC晶片晶型为4H、6H、3C和15R中的任一种。
SiC晶片为2英寸导电型的4H-SiC晶片,上述第二至第五步骤为: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200℃;温度保持200℃ 6个小时;低温保温结束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200℃升温至500℃;温度保持500℃ 10个小时;中温保温结束后,以0.5℃/分钟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温度保持800℃20个小时;高温保温结束后,以10℃/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打开炉膛,取出晶片。
SiC晶片为2英寸导电型6H-SiC晶片,上述第二至第五步骤为: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400℃;温度保持400℃ 3个小时;低温保温结束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400℃升温至700℃;温度保持700℃ 5个小时;中温保温结束后,以1℃/分钟的升温速率从700℃升温至1900℃;温度保持1900℃10个小时;高温保温结束后,以15℃/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打开炉膛,取出晶片。
SiC晶片为2英寸半绝缘型4H-SiC晶片,上述第二至第五步骤为: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00℃;温度保持300℃ 4个小时;低温保温结束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300℃升温至600℃;温度保持600℃ 9个小时;中温保温结束后,以0.5℃/分钟的升温速率从600℃升温至1200℃;温度保持1000℃16个小时;高温保温结束后,以10℃/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打开炉膛,取出晶片。
SiC晶片为2英寸半绝缘型6H-SiC晶片,上述第二至第五步骤为: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380℃;温度保持300℃ 3个小时;低温保温结束后,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从300℃升温至700℃;温度保持700℃ 6个小时;中温保温结束后,以0.5℃/分钟的升温速率从700℃升温至1000℃;温度保持1000℃11个小时;高温保温结束后,以10℃/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打开炉膛,取出晶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