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CPV技术用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52449.5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芸;马立云;崔介东;彭寿;石丽芬;沈洪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H01L31/0232;H01L31/05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分子 聚合物 cpv 技术 梯度 折射率 透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光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即第三代太阳能技术---CPV(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s)技术,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CPV技术用梯度折射率透镜,可用于替代CPV技术中造价高昂的对日跟踪系统,并能实现把各个入射方向的光线会聚在面积较小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上,达到非跟踪聚光并能高效发电的目的。
背景技术
聚光光伏发电是通过采用廉价的聚光系统将太阳光会聚到面积很小的高性能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上,从而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及昂贵的太阳电池材料用量。这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需要透镜或镜面将接收到的太阳能放大成百上千倍,然后将放大的能量聚焦于其上。聚光倍数越高,所需太阳电池面积越小,从而有效减少系统占地面积和降低电池成本,减少生产所需能耗;也可与太阳能的热利用系统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但CPV技术的缺点也很突出,需要人们预先对当地的光照参数进行测定,同时由于聚光电池片面积小,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辅以精确的对日跟踪装置。传统对日跟踪系统有一维跟踪和二维跟踪,都需要复杂的机电控制系统,这就增加了系统重量,不易安装且设计维护成本较高,跟踪设备和以后的维护费用在CPV系统中占据将近70%的成本。为达到高聚光比,跟踪精度通常要求在±1°,这极大地限制了光伏发电效果,并成为束缚聚光光伏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需要探索一种非跟踪聚光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实现高效聚光发电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跟踪聚光发电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CPV技术用梯度折射率透镜,替代目前CPV技术中较为昂贵的对日跟踪系统,实现非跟踪聚光高效发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CPV技术用梯度折射率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是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按折射率由大到小的顺序自下向上依次排列固化而成的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圆台或棱台。
所述透镜包括5~15层厚度相同、折射率不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中纳米硅颗粒浓度和粒径自下向上依次逐层减小,每一层复合膜的厚度为100~1000微米。
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中纳米硅颗粒的直径范围为20~150纳米。
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的折射率在1.5~2.5之间。
所述透镜的侧面覆有铝或银或金反射膜。
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CPV技术用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P型(100)单面抛光的单晶硅片作为激光脉冲液相烧蚀的硅靶,硅片厚度为300~350微米,电阻率为3~5欧姆·厘米,然后将硅片切割为2cm×2cm见方的规整方块,并用丙酮和乙醇进行超声清洗以待用;
(2)将上述清洗好的硅片即硅靶分别置于5~15个盛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烧杯中,硅靶完全置于溶液中,溶液深度为4~8毫米,然后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辐射硅靶,激光束的焦点大小为2~6mm2,激光束的能量密度为20~40MW/cm2,辐照时间为30~300分钟;然后取出硅靶,即得到纳米硅颗粒悬浮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组织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溶液;
(3)选择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圆台形或棱台形模具,将上述5~15种经不同激光辐照强度和时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溶液按纳米硅颗粒浓度和粒径从大到小的顺序自模具底部向上依次涂膜,每一膜层的厚度保持一致,为100~1000微米,涂膜中纳米硅颗粒浓度和粒径自底层向顶层依次逐级减小,底层纳米硅颗粒浓度和粒径最大,顶层纳米硅颗粒浓度和粒径最小,从而底层折射率大,顶层折射率小,涂层完成后的模具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加热至80~120℃并调节压强为50~1000Pa,以使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固化成型;
(4)在固化好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硅PDMS/nc-Si复合膜的模具的外壁溅射一层铝膜或银膜或金膜,用以对光线的反射,铝膜或银膜或金膜的厚度为1~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2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型可变攀爬角度智能攀岩机
- 下一篇:桑拿房用发热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