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温及加热功能的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004.X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鹏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温 加热 功能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及加热功能的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其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热保温墙体,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隔热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效率一般都比较低下,而且材料耗量大,成本高昂,不利于全面推广应用。现有的隔热保温墙体所增加的保温层相应的增加了墙体的厚度,减少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好隔热、隔音效果和加热功能的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温及加热功能的墙体;其包括空心内墙体、真空包裹层,所述真空包裹层位于空心内墙体的表面,真空包裹层与空心内墙体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层;所述空心内墙体由空心砖砌成的具有中空腔的长方体,所述中空腔内设有储能式发热装置;所述储能式发热装置包括底板、绝热材料、面状发热体和水泥保护层,其还包括储能块,底板上设有绝热材料,绝热材料上铺有面状发热体,面状发热体上方放置储能块,储能块上灌有水泥保护层。
所述真空包裹层为真空保温膜,所述保温膜至少有两层。
所述墙体使用于室内墙体。
所述绝缘材料为挤塑苯板。
所述面状发热体由若干电热膜构成。
所述储能材料为片状的,与电热膜发热区尺寸相同。
所述储能材料:
1、组成成分:石蜡、膨胀石墨。
2、制作工艺:
a、将95%的石蜡和5%的膨胀石墨,放入超高速粉碎机中,高速混合3分钟,取出混合物,放置2~3天。
b、将上述混合物,放入螺杆挤出机中挤出至不锈钢模具中,热压成型,挤出和热压温度为115~130℃。
c、冷却后,取出板材,包上厚度为0.1㎜PE薄膜,用高频热合机封口,得到施工用的相变蓄热板。该相变储热板的相变温度为42~50℃,相变热为143.3KJ/Kg。
如上所述的具有保温及加热功能的施工方法,将储能式发热装置置于空心内墙体内部,储能式发热装置的电源线置于空心内墙体的外侧;将真空包裹层植入空心内墙体的表面,所述真空包裹层为真空膜,所述真空膜通过将对应空心内墙体各表面的面片缝合而成,且在面片缝合前将各面片分别植入空心内墙体各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在缝合前,在面片缝合时将储能式发热装置的电源线置于真空膜的外面,并用真空机对真空膜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难度小于现有的隔热保温墙体,能够有效节约建筑成本。去除了墙体表面的特殊隔热材料的保温层,使墙体摆脱了对隔热材料的依赖,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墙体的隔热性能随时间增长而性能下降的问题,不需对隔热层进行修复,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低廉。同时在墙体内部设有储能式发热装置,其本身具有加热功能,其加热材料采用电热膜,并设有储能物质,其利用峰谷电差价,晚上采暖的同时,将热量存储在相变储能材料中,令其白天放热,保持室温,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是储能式发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储能式发热装置,2、底板,3、绝热材料,4、面状发热体,5、水泥保护层,6、储能块,7、真空包裹层,8、空心内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具有保温及加热功能的墙体,结合附图1和2说明如下。
其包括空心内墙体8、真空包裹层7,所述真空包裹层7位于空心内墙体8的表面,真空包裹层7与空心内墙体8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层;所述空心内墙体8由空心砖砌成的具有中空腔的长方体,所述中空腔内设有储能式发热装置1;所述储能式发热装置1包括底板2、绝热材料3、面状发热体4和水泥保护层5,其还包括储能块6,底板2上设有绝热材料3,绝热材料3上铺有面状发热体4,面状发热体4上方放置储能块6,储能块6上灌有水泥保护层5。
所述真空包裹层8为真空保温膜,所述保温膜至少有两层。
所述墙体使用于室内墙体。
所述绝缘材料为挤塑苯板。
所述面状发热体4由若干电热膜构成。
所述储能材料为片状的,与电热膜发热区尺寸相同。
所述储能材料:
1、组成成分:石蜡、膨胀石墨。
2、制作工艺:
a、将95%的石蜡和5%的膨胀石墨,放入超高速粉碎机中,高速混合3分钟,取出混合物,放置2~3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鹏,未经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