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4099.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林;朱林;陆维钊;赵克政;孙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覆盖 冲压 加工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建立CAD模型:
根据覆盖件的原型或是覆盖件图纸建立相应覆盖件的CAD模型;
S2. 对CAD模型进行相关工艺的补充或修改:
根据实际情况及后续的模具制造相关限制对CAD模型进行相关工艺的补充或修改;
S3. 进行成形性分析:
对CAD模型进行成形性分析,并根据成形性分析的结果对CAD模型进行相关工艺的修改;
S4. 模具设计与制造:
根据成形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所述成形性分析的结果主要包括最大应力区及疲劳破坏区;
S5. 对零件材料进行检测:
在零件冲压加工的首道工序下料时,在零件材料由卷状开平时对零件材料表面进行测量,找出明显缺陷,去除缺陷,并对零件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进行测量,获得零件材料的成形极限曲线、强度评估、考察零件材料的非线性行为,描述蠕变和时效过程,以避免由于零件材料的不同对正确把握覆盖件质量造成的影响;
S6. 在线对覆盖件进行检测:
运用3D光学扫描测量系统在线对加工中的覆盖件进行检测;
S7.离线对覆盖件进行检测:
采用工业近景摄影测量仪离线对加工之后的覆盖件进行检测;
S8. 转化为三维模型:
通过逆向技术将在线和离线的检测结果转化为三维模型;
S9. 进行对比并修正:
将三维模型与CAD模型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进一步对步骤S4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模具进行修整,并重复步骤S2对CAD模型进行一些工艺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包括以下具体工序:
S6.1. 样件测量前的准备以及在工作台上的定位:测量前首先要根据加工中的覆盖件样件具体的形状和测量要求对其作定位分析和布置,以满足最佳的测量效果,使获得的数据能满足检测的要求;
S6.2. 启动扫描系统获取点云数据:在完成覆盖件样件的定位工作后,开始启动3D光学扫描测量系统进行扫描测量工作;
S6.3. 点云数据的分析处理:将获得的点云数据导入逆向工程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处理,包括点云数据的拼合、数据的精简,以保证获得最佳的点云数据,能真实的反映样件的几何形状;
S6.4. 导入CAD模型:将CAD模型导入到步骤S6.3所述己经处理好的点云数据的界面中;
S6.5. 点云数据和CAD模型的对齐:以CAD模型作为参考基准,将测量的点云数据与CAD模型进行对齐拟合达到最小包容;
S6.6. 设定检测标准完成比较分析:根据检测内容设定公差范围,开始进行检测,并以图形或报表图的形式显示或输出在线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序S6.6中,所述的在线检测结果包括轴向应变exx、横向应变eyy、剪应变exy、第一主应变e1 及第二主应变e2,由 e1 及 e2 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可画出成型极限曲线FLC,还能实时获得冲压过程零件材料的变形数据特别是咬口合缝阶段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光学扫描测量系统为三维全尺寸快速检测仪和三维光学面测量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型覆盖件的冲压加工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所述的离线对覆盖件进行检测是对覆盖件的尺寸测量、变形分析、关键点三维坐标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学院,未经广西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40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纳米银-石墨烯仿生纳米结构复合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鳅苗装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