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3928.0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蔼杰;韦文学;李玉;潘俊;叶兴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8 | 分类号: | F02M3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彭晓玲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柴油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燃料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紧缺,寻找发动机替代能源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天然气(NG)的主要成份是CH4,它是一种清洁燃料。和石油资源相比,中国拥有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从能源供应结构出发,中国政府首先鼓励和支持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双燃料柴油机是往气缸内送入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并喷射少量柴油点火的柴油机,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并可在天然气和柴油两种燃料间进行切换。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双燃料柴油机可以克服柴油机NOx和PM高排放的缺点,使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几乎可以无烟运行,并且与中国现阶段的天然气供应状况相适应,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双燃料柴油机是在只用柴油的单燃料柴油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因此,需要单独设置的天然气进气系统,尤其是进气管,天然气进气系统不能与单燃料柴油机原有的空气进气系统相整合,使得双燃料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布局复杂、困难;另外,还使得进入气缸的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差,导致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燃烧效率低,进而影响双燃料柴油机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双燃料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布局,并提高天然气与空气进气混合效果的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包括:进气主管和与进气主管侧壁出气口分别一一连通的两个以上进气支管,各个进气支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天然气进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天然气进气孔为螺纹孔,与天然气进气系统的气轨出气接头适配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天然气进气孔轴向与进气支管的出气方向成锐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天然气进气孔开设在各个进气支管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原有单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每个进气支管底部开设天然气进气孔,使得天然气能够通过该天然气进气孔进入进气支管与空气混合,便于双燃料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布局,并提高天然气与空气进气混合效果,提高了双燃料柴油机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主管,2-进气支管,3-气轨出气接头安装孔,41-燃气进气共轨管,42-燃气出气共轨管,43-通气管,44-气轨出气接头,45-气轨进气接头,46-喷射计量阀,47-电控调压器出气接头,48-天燃气温度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的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在原有单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每个进气支管底部开设有斜向上的螺纹安装孔,用于装配天然气进气系统的气轨出气接头,使得天然气能够通过该气轨出气接头进入进气支管与每个进气支管进入的空气混合,来提高天然气与空气进气混合效果,以及优化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系统的整体布局。
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天然气进气方向),该双燃料柴油机进气管的具体结构包括:进气主管1和进气支管2,以及开设在进气支管2上的气轨出气接头安装孔3,进气主管1为直筒状,进气支管2为多个,间隔设置在进气主管1的底部,进气支管2的一端分别与进气主管1的多个侧壁出气口连通。双燃料柴油机运行时,新鲜空气由进气主管1分别进入多个进气支管2,在分别进入气缸盖、燃烧室参与做功。
如图2所示,气轨出气接头安装孔3为螺纹孔,用于安装天然气进气系统的气轨出气接头。由纵向剖视图可以看出,气轨出气接头安装孔3开设在每个进气支管2底部(图中右侧壁),且轴向与进气支管2的出气方向成锐角,使得天燃气的进气方向与新鲜空气的流向同向,进而使二者一起进入气缸盖、燃烧室参与做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转式焊接装置
- 下一篇:多丸弹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