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含Ti和B型金属药芯焊丝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049.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祥;庄石城;叶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4 | 分类号: | B23K35/3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气体 保护 焊用含 ti 金属 焊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保护焊用焊丝,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含Ti和B型金属药芯焊丝,适用于厚板打底焊接及高膜厚底漆钢板高速平角焊,属于金属焊接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的厚板打底焊接工艺中,最早主要使用实心焊丝焊接来提高底道焊缝的抗裂性。但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中采用实心焊丝时,通常在较高的焊接条件下容易造成飞溅多的缺点,从而给后续处理造成困扰,且可能因为飞溅造成板材的应力集中,使孔蚀敏感性升高。而在船舶焊接领域中,目前大多数船厂采用耐底漆的焊药型药芯焊丝进行台车式自动焊,这种焊材在小于25μm的低膜厚条件下焊接可获得较理想的耐气孔性,但在大于30μm的高膜厚条件下,其耐漆性却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含Ti和B型金属药芯焊丝,该金属药芯焊丝在厚板打底焊接时,在能保证与实芯焊丝相当的抗裂性的情况下,改善了实心焊丝飞溅多的缺点,而且在涂有30~40μm高膜厚底漆的钢板上进行高速平角焊时可获得十分优异的耐气孔性,同时可获得优异的熔敷金属机械性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含Ti和B型金属药芯焊丝,由钢带外皮和金属药芯粉末组成,所述金属药芯粉末包裹于所述钢带外皮内,所述金属药芯粉末重量占焊丝总重量的10~30%;
以钢带外皮的总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钢带外皮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001~0.025%;Si 0.001~0.030%;Mn 0.01~0.35%;Al 0.001~0.030%;P 0.001~0.020%;S 0.001~ 0.020%和余量Fe;
以金属药芯粉末的总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金属药芯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氟化物0.1~5.0%;C 0.01~0.5%;Mn 8~20%;Si 2~8%;Ti 0.1~5.0%;B 0.01~0.1%;Zr 0.01~2.0%和余量Fe;其中所述氟化物为K2SiF6、NaF、K3AlF6和Na3AlF6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以金属药芯粉末的总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金属药芯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氟化物 0.1~2.0%,C 0.05~0.15%,Mn 12~20%,Si 4~8%,Ti 0.1~3.0%,B 0.01~0.1%,Zr 0.01~0.50%和余量Fe;
其中所述氟化物为K2SiF6、NaF、K3AlF6和Na3AlF6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金属药芯粉末中各组分的主要作用如下所述:
氟化物(包括Na3AlF6、K3AlF6、K2SiF6、NaF)的主要作用为稳弧和脱氢。氟化物过少时,电弧不稳,脱氢作用不大;氟化物过多时,焊接烟尘量明显增大,电弧亦不稳,飞溅较多。
C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适当的力学性能。碳含量过低时,强度不足;碳含量过高时,强度太高,冲击值不佳。
Mn的主要作用是脱氧、脱硫和向焊缝中过渡合金元素。锰含量过低时,则容易产生气孔,强度不足,锰含量过高时,强度太高,冲击值不佳,焊道变窄。
Si的主用作用是通过硅锰联合脱氧,这样脱氧效果更佳,同时过渡合金元素。硅含量过低时,则容易产生气孔,强度不足,焊道窄;硅含量过高时,强度太高,冲击值不佳,熔池太稀,成型不良。
Ti的主要作用是向焊缝中过渡合金元素。钛含量过低时,对提高冲击值的效果不大;钛含量过高时,则强度太高,甚至会产生马氏体组织,而使冲击值低落。
B的主要作用是向焊缝中过渡合金元素。硼元素过低时,对提高冲击值的效果不大;硼含量过低时,则对抗热裂性不利。
Zr的主要作用是脱氧、脱氮,并且有一定的脱氢、脱硫之功能,此外还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