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1916.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控制装置的零件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机控制装置,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4开示的用于汽车的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ECU(电子控制装置)。
ECU控制电动机的一例即电动机的驱动。ECU具备电动机驱动用的开关元件、电动机控制用的半导体元件、电源零件、连接器及电动机的连接部等。
开关元件安装于金属基板、壳体或印刷基板。电动机控制用的半导体元件至少由微型计算机及存储器等构成。该半导体元件和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基板上。电源零件安装于印刷基板或树脂框内。
金属基板、印刷基板及树脂框收纳于组合壳体和盖而形成的内部空间。连接部由通过螺钉等将设置于电动机侧的端子接合的端子等构成。连接部设置于壳体的侧面。上述各部电连接。
ECU和电动机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3所公开那样,通过螺钉安装并电连接。
ECU中,根据搭载的汽车的规格及所设置的位置及周围的构造等,电动机的安装方向会变化。该情况下,需要变更ECU的连接部的设置位置。但是,随之必须变更ECU的内部的零件及构造,需要新的设计和功能的评价,导致开发工时数量的增大和成本上升。即,尽管功能相同,也要开发新的ECU。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8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09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12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45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变更电动机的安装方向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正方形的金属基板;电动机驱动用的开关元件,其安装于金属基板;印刷基板,其设置于金属基板的上方;壳体,其收纳两基板;连接部,其设置于相对于两基板垂直的壳体的侧面,并用于连接电动机和开关元件;电动机控制用的半导体元件,其安装于印刷基板的与金属基板对面的正方形的区域内;电源零件及连接器,其安装于印刷基板的正方形的区域外;端子,其将金属基板和印刷基板在板面间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正方形的金属基板;电动机驱动用的开关元件,其安装于金属基板;印刷基板,其设置于金属基板的上方;壳体,其收纳两基板;连接部,其设置于相对于两基板垂直的壳体的侧面,并用于连接电动机和开关元件;电动机控制用的半导体元件,其安装于印刷基板的与金属基板对面的正方形的区域内;连接器,其安装于印刷基板的正方形的区域外;端子,其将金属基板和印刷基板在板面间连接;树脂框,其设置于金属基板与印刷基板之间;电源零件,其设置于树脂框内。
根据上述构成,在变更电动机的安装方向时,与此对应,使连接部和金属基板和端子相对于壳体的设置位置与金属基板平行地旋转进行变更即可。另外,使印刷基板的正方形的区域内的半导体元件和安装配置与印刷基板平行地旋转变更即可。由此,能够容易地进地电动机的安装方向的变更。
另外,本发明中,在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中,电动机控制用的半导体元件也可以至少含有微型计算机。
另外,本发明中,在所述电动机控制装置中,电源零件也可以至少含有线圈。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容易变更电动机的安装方向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另外角度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正面图;
图4是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侧面图;
图5是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底面图;
图6是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金属基板的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印刷基板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和电动机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将电动机的安装方向逆时针旋转变更90°的情况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金属基板的图;
图11是表示同上情况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印刷基板的图;
图12是表示同上情况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和电动机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将电动机的安装方向顺时针旋转变更90°的情况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金属基板的图;
图14是表示同上情况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内的印刷基板的图;
图15是表示同上情况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和电动机的安装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