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芯电力电缆导体拉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9952.7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峰;张新伦;王中建;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导体 拉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拉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铜芯电力电缆导体生产是通过分离式压辊紧压成型,即由两个压辊合并后用压板压紧后作为一个模具使用。由于该类型的模具合并缝隙不严密,生产的导体容易出现飞边、毛刺、不光洁等现象,从而对下一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如成品容易出现耐压击穿等情况。
例如,2005年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曾申请过“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专利,专利号为200920186693.2。该模具采用上模、下模、模芯、反拉杆,通过环形台阶与上模内腔之间的间隙,构成模腔,紧压成型。该模具为分离式,不能解决导体产生飞边、毛刺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解决生产过程中铜芯导体飞边和毛刺现象、增加产品表面光洁度、提高成品率的铜芯电力电缆导体拉制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芯电力电缆导体拉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铜线经并线模并线成束,再经预成型模预紧压初步成型后,在牵引的作用下扇形紧压模对导体进行紧压成型,即可生产出导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并线模由塑料或硬杂木制成,预成型模和扇形紧压模由钨钢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扇形紧压模分为四个区,分别为进线区、工作区、定径区和出线区,其中进线区开口最大,工作区负责紧压成型,定径区的尺寸根据相应的工艺要求确定、其参数包括扇高、扇宽和扇形角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整体式模具分层预压,牵引拉拔后成型,并根据不同导体的外形尺寸进行设计模具。铜线经过并线模和预成型模初步紧压后,采用扇形紧压模对导体进行一次拉制成型。由于采用了整体模具,模具中没有缝隙,使得本发明能充分利用铜线延伸率较大的优点,模具安装简单。本发明可防止铜导体出现飞边现象,导体表面光洁,无毛刺,安装方便,模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铜芯电力电缆导体拉制工艺示意图。
图2为预成型模结构图。
图3为扇形紧压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铜芯电力电缆导体拉制工艺由并线模1并线成束、预成型模2预紧压和扇形紧压模3紧压成型三道工序组成。其中,并线模1由塑料或硬杂木制作,预成型模2和扇形紧压模3由钨钢制作而成。
图2展示了预成型模2的结构。导体经预成型模2初步紧压后,能够增加导体的紧密度,减小后道工序的压缩比和过模阻力,使铜导体能更容易的通过扇形紧压模3,并减少断丝发生。
图3展示了扇形紧压模3的结构。扇形紧压模3分为四个区,进线区5、工作区6、定径区7和出线区8。进线区5的开口最大,方便穿线牵引;工作区6是紧压成型的主要部分;定径区7的尺寸根据工艺要求设计,主要参数有扇高、扇宽和扇形角度。
下面以900扇形240mm2铜导体的制造过程对本方明做更详细的说明:48根2.52 mm铜单线经并线模1并线成束,外径为20.3±0.1 mm。预成型模2进行预紧压,高18.2 mm,宽22.3 mm。在牵引的作用下对导体进行紧压成型,扇形紧压模3紧压后,扇高17.6 mm,扇宽24.9 mm,扇形角度900 。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瑞银龙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