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9510.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章;余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7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陶瓷 复合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陶瓷复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陶瓷复合板的装饰工艺包括:丝网印刷、滚筒印刷以及非接触式喷墨印花。玻璃陶瓷复合板的流行花色为大理石纹理,随着喷墨印花技术的发展,产品中对大理石纹理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
请参见图1,大理石纹理的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10个步骤:101、压制底坯;102、干燥;103、干坯施底釉;104、于釉面喷墨印花;105、喷洒保色剂;106、印花坯入窑烧成;107、瓷质坯上线铺洒透明熔块;108、熔块烧成熔融;109、半成品抛光;110、磨边。其中,现有技术在步骤4中采用进口墨水喷墨印花,为了保证步骤6高温烧成后墨水发色鲜艳、清晰,需要对底釉配方以及工艺控制参数提出较高的要求。
但是,现有技术生产的大理石纹理玻璃陶瓷复合板中,由于底釉及工艺原由,产品存在深色版面鲜艳程度不够且容易出现拉线纹、透过玻璃层可见粗糙的底釉层、喷墨花色纹理发散、图案清晰度不高、玻璃层透明度差等问题。而且,现有技术对天然玉石纹理的仿真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用于生产具有高质量印花的玻璃陶瓷复合板,尤其是具有天然玉石纹理的玻璃陶瓷复合板。通过实施本发明方案,能够提高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印花质量,并能够用于生产具有天然玉石纹理的玻璃陶瓷复合板。
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对干坯施底釉,使得所述干坯上形成釉面,所述干坯在施底釉时的温度为49~55℃,所述底釉的比重为1.72~1.88g/cm3,所述底釉的流速为25~35秒,所述底釉在施底釉时的温度为25~35℃,所述底釉的施釉量为500~650g/m2;在所述釉面上喷墨印花,使得所述干坯成为印花坯,所述釉面的温度为38~45℃;在所述印花坯上喷洒保色剂,所述保色剂的使用比重为1.22~1.25g/cm3,所述保色剂的喷洒量为100~150g/m2。
优选地,所述底釉的质量配比为:第一熔块:60~80%,钾长石:10~20%,球土:4~8%,煅烧高岭土:5~10%,氧化锌:1~5%,硅酸锆:10~20%,羧甲基纤维素钠:0.1~0.3%,三聚磷酸钠:0.2~0.5%。
优选地,所述第一熔块的质量配比为:SiO2:50~70%,Al2O3:10~18%,CaO:0.5~1.3%,MgO:0.2~1%,Na2O+K2O+Li2O:3~8%,BaO:2~5%,B2O3:0.05~0.1%。
优选地,所述保色剂的质量配比为:第二熔块:80~90%,球土:3~6%,煅烧高岭土:5~10%,羧甲基纤维素钠:0.2~0.4%,三聚磷酸钠:0.2~0.4%。
优选地,所述第二熔块的质量配比为:SiO2:60~70%,Al2O3:4~8%,CaO:1~3%,MgO:0.5~1.5%,Na2O+K2O:10~15%,BaO:4~10%,B2O3:6~12%,余量:3~5%。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印花坯上喷洒保色剂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印花坯入窑烧成,使得所述印花坯成为瓷质坯,第一烧成温度为1180~1220℃;在所述瓷质坯上线铺洒透明熔块;将所述透明熔块烧成熔融,使得所述瓷质坯成为半成品,第二烧成温度为1050~1160℃;对所述半成品进行抛光;对抛光后的所述半成品进行磨边。
优选地,所述透明熔块的质量配比为:SiO2:60~70%,Al2O3:10~15%,CaO:3~8%,Na2O+K2O+Li2O+B2O3:12~18%,BaO:4~10%,余量:2~4%。
优选地,所述对干坯施底釉之前进一步包括:压制底坯;对所述底坯进行干燥处理,使得所述底坯成为干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高微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