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空气能发电方法及其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3052.1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人人家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4;F03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3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空气 发电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空气能发电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资源逐渐日益短缺,从而导致能源价格飞涨,影响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在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能源消耗品。
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开发新生能源,其中,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已开始逐步投入使用,但是,这些再生能源的应用都存在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碳、环保、节能、成本低,能充分利用空气能来发电,且能源利用率高,有效节约能源的利用空气能发电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制品。该制品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可以充分利用空气能发电,且能源利用率高,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空气能发电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一箱体,在该箱体内设有一外形轮廓呈圆形的空腔;
(2)制作一与所述空腔相适配的风轮,该风轮包括圆形轮毂、圆形外圈及若干叶片,所述圆形轮毂设置在圆形外圈的圆心位置,所述叶片呈圆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形轮毂与圆形外圈之间;
(3)制作一集风管,将该集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其中该集风管的外侧边沿所述空腔的切线方向竖直向下延伸,该集风管的内侧边沿所述圆形轮毂的切线方向呈逐渐所述外侧边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4)制作一出风管,将该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该出风管的外侧边沿所述空腔的切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该出风管的内侧边沿所述圆形轮毂的切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出风管的外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内侧边的倾斜角度;
(5)预备一发电机,将该发电机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并使该发电机的转轴伸入所述空腔内;
(6)将所述风轮置入空腔,固定在所述发电机的转轴上,并与空腔同圆心设置;
(7)将集风管朝向空气气流的行进方向,在集风管的引导下,气流进入空腔带动风轮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转动,实现利用空气能发电。
所述箱体的外形轮廓呈圆形。
所述叶片呈弧状。
所述叶片的数量为12个。
所述集风管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出风管的横截面呈方形。
一种实施上述利用空气能发电方法的制品,其包括一箱体、一风轮、一集风管、一出风管和一发电机,所述箱体内设有一外形轮廓呈圆形的空腔,所述风轮包括圆形轮毂、圆形外圈及若干叶片,所述圆形轮毂设置在圆形外圈的圆心位置,所述叶片呈圆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形轮毂与圆形外圈之间,所述集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该集风管的外侧边沿所述空腔的切线方向竖直向下延伸,该集风管的内侧边沿所述圆形轮毂的切线方向呈逐渐所述外侧边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该出风管的外侧边沿所述空腔的切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该出风管的内侧边沿所述圆形轮毂的切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出风管的外侧边的倾斜角度大于内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发电机对应所述空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且该发电机的转轴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风轮置入空腔,固定在所述发电机的转轴上,且与空腔同圆心设置。
所述箱体的外形轮廓呈圆形。
所述叶片呈弧状。
所述叶片的数量为12个。
所述集风管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出风管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易于实现,成本低,低碳、环保、节能、能充分利用空气能来发电,且能源利用率高;本发明提供的制品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只需将集风管朝向空气气流的行进方向,在集风管的引导下,气流进入空腔带动风轮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转动,实现利用空气能发电,使用方便,且能源利用率高,有效节约能源,适用于各种场所,不仅达到节能目的,还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利于节能环保,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利,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将集风管的内侧边设计成沿所述圆形轮毂的切线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使集风管的下端呈逐渐扩大状,便于集气,而且根据热气流的流动特性将该集风管的外侧边设计成沿所述空腔的切线方向竖直向下延伸,便于空气流动,利用最大限度捕捉空间中流动的空气作为动力,提升能源利用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人人家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人人家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