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2660.0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A01N35/02 | 分类号: | A01N35/02;A01N31/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方 植物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及其制备工艺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应用化学合成农药,具有防效好、见效快的特点,目前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和农产品被污染、危害人畜健康、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效降低,甚至大量杀伤天敌,引起病虫害再度猖獗,破坏生悉平衡。这就是所谓化学农药的“3R”问题。
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无残留、对天敌比较安全的特点;同时,植物源农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不易产生抗药性,因而植物源农药是解决“3R”问题较理想的一类无公害农药,是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绿色壁垒和生产绿色及有机食品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逐步得到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目前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成分,作为合成高效低毒新化学农药的先导化合物;二是直接应用植物资源制成植物源农药。国外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国内因植物资源丰富,多以第二种方式为主。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植物农药专利或产品问世,但其中绝大多数为植物源杀虫剂,而涉及植物源杀菌剂则寥寥无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药用植丁香和肉桂为原料制备的复方植物源杀菌剂。
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的组份及其质量百分比组份为:
肉桂醛0.1~30%;
丁子香酚0.1-3%;
乳化剂8~15%;
助溶剂8~30%;
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说:
溶剂包括酒精、甲醇、乙醇、丙酮或环己烷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选取适量的丁香和肉桂,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或者混合提取,得到植物精油;
2)、在植物精油中提取分离肉桂醛和丁子香酚;肉桂醛和丁子香酚也包括采用化学合成的,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植物源肉桂醛和丁子香酚。
3)、选取适量的肉桂醛和丁子香酚,再按照标准量取乳化剂,以及由酒精、甲醇、乙醇等溶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的混合溶剂;混合搅拌溶解;
4)、将上述原材料充分溶解后,加入余量水。高速剪切搅拌,配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水剂、可溶液剂等多种环保剂型。
进一步地说:
所述水蒸气蒸馏法是将丁香、肉桂两种原料分别或者两种原料混合后放入提取溶液中浸泡,之后加热,排除蒸汽,将提取溶液浓缩,分离得提取物。
所述提取溶剂可以是氯化钠或者氢氧化钠水溶液或其他常用溶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选择丁香,肉桂为原料制成的杀菌剂,对多种靶标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即使对一般农药难以控制的霜霉菌、葡萄孢霉、镰刀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这是其他植物农药不能比拟的。
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植物农药可以用于由多种植物病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主要用于防治由霜霉菌、葡萄孢霉、茎点霉、疫病菌、炭疽病菌、交链孢霉、茄立枯菌、镰刀菌、轮枝菌、盘多毛孢菌、黑粉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可以用于防治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甘蔗、甜菜、花生、棉花等大田作物;白菜、番茄、黄瓜、甜椒、辣椒、豌豆、扁豆等蔬菜作物;樱桃、桃、梨、苹果等经济作物。
本发明制成的制剂丁香肉桂合剂,使用的主要原料是中药丁香和肉桂(桂皮),也是我们常用的食用香料,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肉桂醛、丁子香酚,两种不周类型的活性成分相互协同,作用互补,比单一分别使用,增效显著,同时大大降低了防治病害成本,增加了防治谱,同时对多靶标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同时,不同类型活性成分的组合会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发明者经大量筛选和优化组合,从多种中草药中选择丁香,肉桂为原料制成的杀菌剂,对多种靶标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一般农药难以控制的霜霉菌、葡萄孢霉、镰刀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在本发明中,一种复方植物源杀菌剂,包含的组份及其质量百分比组份为:
肉桂醛0.1~30%;
丁子香酚0.1-3%;
乳化剂8~15%;
溶剂8~30%;
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