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410.3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菊;成立权;刘婕;张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壳体 同心 自动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壳体同心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壳体同心度合格与否的判定还采用手工的方式,通过对涡轮支承表面、低压涡轮导向器表面、高压涡轮导向器表面以及偏心环测量数据进行手动处理,来判断各个测量面的圆心的偏离程度,各个测量表面椭圆程度。这样一方面速度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为因素,导致结果有偏差。
目前市场上没有类似商业通用系统。航空发动机制造、修理过程技术复杂,对现场工作效率和精度要求高。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伺服驱动装置1、机械传动机构2、测量仪器3;其中:机械传动机构2和测量仪器3通过伺服驱动装置1连接在一起;所述测量仪器3具体是数显千分表。
所述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优选要求保护下述内容:
所述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中还设置有串行总线4、计算机5、伺服电机控制器6;其中:串行总线4、计算机5、伺服电机控制器6三者依次顺序连接且都布置在测量仪器3和伺服驱动装置1之间,串行总线4直接与测量仪器3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6连接着伺服驱动装置1。
机械传动机构2优选具体是同步带传动机构。
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对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进行测量,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的构成如下:伺服驱动装置1、机械传动机构2、测量仪器3、串行总线4、计算机5、伺服电机控制器6;其中:机械传动机构2和测量仪器3通过伺服驱动装置1连接在一起;串行总线4、计算机5、伺服电机控制器6三者依次顺序连接且都布置在测量仪器3和伺服驱动装置1之间,串行总线4直接与测量仪器3连接,伺服电机控制器6连接着伺服驱动装置1;所述测量仪器3具体是数显千分表;
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发动机壳体同心度测量:
步骤一:进行系统初始化;
步骤二:启动发动机壳体同心度测量设备;
步骤三:检测输入信号;
步骤四:数显千分表测量;
步骤五:测量停止;
步骤六:延时;
步骤七:进行数据采集;
步骤八: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转动45°,带动数显干分表转动45°;
步骤九:判定数显千分表是否转动一周,若否则执行步骤四,若是则执行步骤十;
步骤十:判定是否达到工艺要求的值,若是则执行步骤十一,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一;
步骤十一:根据技术要求判定是否继续测量其他表面,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一,若否则程序结束。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2具体是同步带传动机构;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方法中,步骤六的延时时间为5秒。
本发明能够实现发动机壳体同心度的自动测量,其自动化程度高,技术效果好,明显提高了可操作性,并与实现自动测量和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构成原理示意图;
图2为伺服电机控制器6与伺服电机101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1与机械传动机构2详细构成原理与相互连接布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O层数据流图;
图5为输出图形模块程序流程图;图5中:M1为原点到Ⅲ1中点的距离,M2为原点到Л中点的距离,M3为原点到Л中点的距离,M4为原点到Л中点的距离,M5为φi到直线L的距离;
图6为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实施过程中Л面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6,一种发动机壳体同心度自动测量系统,其构成如下:伺服驱动装置1、机械传动机构2、测量仪器3;其中:机械传动机构2和测量仪器3通过伺服驱动装置1连接在一起;所述测量仪器3具体是数显千分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0-1背包问题的自适应遗传退火计算方法
- 下一篇:安防门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