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下落过程冲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6306.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喆;杨国军;赵晶晶;时振刚;于溯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磁力 轴承 系统 转子 下落 过程 冲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力轴承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下落过程冲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磁力轴承系统是一种无摩擦、不需润滑的轴承系统,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需求的旋转机械,目前磁力轴承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磁力轴承系统工作时,转子受电磁力作用而保持在悬浮状态,与定子组件无接触。磁力轴承本身是不稳定的,因此需要实时地根据转子的位置调节电磁力,才能保证转子稳定地悬浮在工作位置。磁力轴承的电磁力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轴承电流实现的。当磁力轴承系统未工作时,转子不受电磁力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于定子组件上。当工作结束时,转子从悬浮位置下落到非悬浮位置。传统的磁力轴承控制方法中,一般未专门设计起浮过程控制算法,而是直接关断轴承电流,使转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地下落。
通常,在磁力轴承系统中规定转子在工作位置时位移为0,转子落于定子组件上时位移为-s0,其中s0为转子落下位置与工作位置的距离。传统的磁力轴承控制方法中,未专门设计转子下落控制算法,而直接使转子自由下落。在转子重量很大时,转子将很粗暴地落于定子组件上,并引起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可能导致磁力轴承系统损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下落过程的冲击。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下落过程冲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用于减小转子在下落过程中冲击的输出位置指令;
S2、根据所述输出位置指令计算输出电流指令;
S3、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成电流值;
S4、将电流值转换成控制所述转子位置的电磁力,利用所述电磁力控制所述转子位置。
优选地,步骤S1中计算所述输出位置指令具体包括:
S11、设定转子下落位置与工作位置的距离s0,位置指令切换周期数A,以及位置指令级别数N;
S12、初始化迭代步数k=0以及当前位置指令级别p=1;
S13、令k=k+1;
S 14、若k≥pA且p<N,则令p=p+1;否则保持p不变;
S15、计算输出位置指令
S16、返回步骤S13继续计算,直到k达到预设值。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成电流值。
优选地,利用磁力轴承系统中的磁力轴承将所述电流值转换成控制所述转子位置的电磁力。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在转子下落过程中,采用分级的逐步增大的位置指令量,从而实现转子的柔和下落,减小下落过程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图1中计算输出位置指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磁力轴承系统中转子下落过程冲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用于减小转子在下落过程中冲击的输出位置指令;
S2、根据所述输出位置指令计算输出电流指令,计算输出电流指令的过程为现有技术,所计算出的输出电流指令为与电流值对应的数字;
S3、将输出电流指令转换成电流值;
S4、将电流值转换成控制所述转子位置的电磁力,利用所述电磁力控制所述转子位置。
上述磁力轴承系统,包括机架、转子、定子、驱动电机、磁力轴承、位移传感器、功率放大器、控制器,位移传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控制器上,控制器的指令输出电连接到功率放大器上,磁力轴承设置在机架上,磁力轴承的输入端电连接到功率放大器上,转子与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机械连接,除与驱动电机连接外,在工作状态下转子与系统内其他部件无机械接触,保持一定间隙,控制器内预设置有一转子位置控制模块和一转子下落过程位置指令发生模块。所述转子下落过程位置指令发生模块用于实现输出位置指令的计算。需要说明的是,转子下落过程位置指令发生模块也可以设置在磁力轴承系统之外,这种情况下,控制器(或者说磁力轴承系统)就不包含转子下落过程位置指令发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6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模块式支座支承
- 下一篇:一种共用结构的专车专用车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