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系统及其养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868.X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军;徐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养护 智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3),用于获取待养护的水泥混凝土(22)周边环境温度信息和/或混凝土(22)内部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1)进行处理;
湿度检测装置(21),用于获取待养护的水泥混凝土(22)周边环境湿度信息,并将湿度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1)进行处理;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混凝土(22)的温度和/或湿度;
人机交互装置(9),用于输入运行指令,并将运行指令传给控制装置(1);
控制装置(1),用于获取运行指令、各检测装置的温度信息和/或湿度信息,并分析处理后,控制调节机构,由调节机构进行混凝土(22)的温度和/或湿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进水管(11)、水泵(5)、第一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3)、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配电装置(2)、冷却管道(15)、喷淋管道(14)、喷淋头(16);
所述进水管(11)一端与外部水源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水泵(5)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二出水管(1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电磁阀(7)与所述水泵(5)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二出水管(1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管道(15)、所述喷淋管道(14)连接;所述喷淋头(16)安装于所述喷淋管道(14)上;所述配电装置(2)为所述水泵(5)供能;所述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电磁阀(7)、所述配电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水压检测装置(8)和变频器(4);所述水压检测装置(8)获取喷淋管道(14)或冷却管路(15)的水压信号,并将该水压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1);所述控制装置(1)通过所述变频器(4)控制所述水泵(5)的转速以控制水压值在设定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9)以可视的方式向操作人员显示温度信息和/或湿度信息和/或水压信息和/或变频器(4)频率和/或水泥混凝土(22)养护工作是否按照预定的模式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17),所述报警装置(17)通过可视和/或语音方式向操作人员报警;
和/或,数据记录与存储装置,所述数据记录与存储装置记录水泥混凝土(22)养护的数据并进行存储。
6. 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智能控制系统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泥混凝土(22)养护过程中,根据水泥的水化热释放规律、温度和湿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适时的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泥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包括步骤:
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装置(9)输入启动运行指令;
温度检测装置(3)获取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1);
湿度检测装置(21)获取湿度信息,并将湿度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1);
当温度≤5℃时,控制装置(1)禁止调节机构工作;
当温度>5℃时,且当湿度≥90%并持续时间≥30min时,控制装置(1)禁止调节机构工作;
当温度≥40℃时,且持续时间≥30min时,控制装置(1)启动调节机构进行喷淋操作调节混凝土(22)的温度和湿度;
当温度和湿度不符合上述三种情况时,控制装置(1)按照预设时间点控制调节机构进行混凝土(22)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8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串行接力通信实现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