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型水体污染治理的喷洒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5832.1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潘纲;王丽静;张增光;毕磊;李梁;王志斌;黎丽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水体 污染 治理 喷洒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小型水体污染治理的环保节能、成本低廉的喷洒方法与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空心的管材制作成可漂浮于水体中的喷洒单元;通过在管材上打孔和向管道输送一定压力的液料实现液料的均匀喷洒;采用加载浮球的方式调节喷洒单元的浮力及喷洒液料在水面之上或水面之下的位置;通过调节外源驱动力控制液料喷洒流量;通过长距离遥控设备拖动喷洒单元在水面上移动;喷洒单元可单独或多个串联、并联使用从而实现喷洒面积的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将外源驱动设备及液料放置于水体岸边或船只上,将一个或多个喷洒单元放置于水体中,喷洒单元外接长距离遥控设备,外源驱动设备和喷洒单元之间通过输料管相连接,这样既方便了液料的投加又实现了液料在水中的均匀喷洒,可将多个喷洒单元串联或并联放置在水体中,同时运行,实现“章鱼触角式”喷洒,以完成大面积污染水体的治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喷洒单元外围加载浮球的方式,使喷洒单元可直接用水面作为支撑而无需将其安装或固定在任何平台或船只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采用不同管径的轻质硬性或软性管材加工而成,包括PVC管、PPR管、PE管、PB管、PERT管以及各种帆布管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根据权利要求4所提及的不同材质的管材设计成不同形状的喷洒单元,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喷洒单元并联或串联以及长距离遥控设备拖动喷洒单元达到扩大喷洒范围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权利要求4所提及的各种管材上打孔,在外源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液料的均匀喷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喷洒单元上外接长距离遥控动力牵引设备,使喷洒单元能够在水面上自由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通过调节外源驱动力来控制液料的喷洒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多个并联或串联使用,具体可根据外源驱动力的大小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喷洒单元使用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8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