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型储层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248.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胜;白玉春;张晓敏;徐海;李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型储层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和分频蚂蚁体技术的裂缝型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
技术背景
地震勘探是采用人工激发地震波勘测地下石油、天然气及煤田等有关的地壳结构和地层岩性方法的总称。常规地震勘探是使用地表震源和接收器进行地震勘测的技术,而油藏地球物理勘探中主要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包括三维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研究方法,通过以上方法所获的地震信息,对裂缝型油气藏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
地震信息在地震资料解释尤其是断层及裂缝型储层确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有效的地震信息包括相干数据体、曲率体和蚂蚁体。在实际地质应用中,这些技术主要用于对断层、裂缝的识别,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干数据体最早是由Amoco公司(Bahorich & Farmer,1995)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在此基础上,以Marfurt(1999)不断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化研究改进,目前已发展到第4代相干算法并出现了相干技术相类似的蚂蚁体的技术。
蚂蚁体技术是一种仿生模拟进化算法,其思想是模拟蚂蚁觅食行为,即使用大量人工蚂蚁在搜索空间中随机搜索,并且用类蚂蚁的人工信息素加强搜索路线,引导其他蚂蚁进行搜索,从而找到全局的最优解。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比相干数据体更为精细、清晰的断层和裂缝型储层成像结果。
仿生学研究表明,蚂蚁虽然没有视觉,但在运动时通过在走过的路径上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分泌物-信息素寻找路径。当它们碰到一个还没有走过的路口时,就随机挑选一条路径前行,并释放出与路径长度有关的信息素,即路径越长,信息素越少。当后来的蚂蚁再次碰到这个路口时,选择较短路径的概率就相对较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机制,即最优路径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其他路径上的信息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减;蚂蚁之间通过信息素的交流来交换路径信息,最终整个蚁群会通过蚁群的集体自催化行为找出最优路径。蚂蚁体技术正是模拟了上述的正反馈机制,即通过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协作最终找到最优解,初步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蚂蚁体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优化处理结果问题时的优越性。
但是,目前采用上述方法时所用的地震数据为常规有限带宽地震数据或优势频带地震数据,并没有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使得在检测更小尺度的断层和裂缝带方面受到限制,裂缝型储层和油气藏预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方法简便,精度高的裂缝型储层预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
1)使用地表震源和接收器进行地震勘测,处理后获得地震数据,把地震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到频率域,得到频谱分析图,在频谱分析图上得到有效地震频带的范围;
步骤1)所述的傅里叶变换是把地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步骤1)所述的有效地震频带是频率域中地震波信号强于噪音部分的频带。
2)在有效地震频带范围内,用下式计算频率间隔:
频率间隔=(有效地震频带最大值-有效地震频带最小值)/(分频数据体个数-1);
式中:分频数据体个数为8-10个,频率间隔为整数;
3)从已知有效地震频带最小值开始,按频率间隔,依次增加频率,直到最大值,得到分频数据系列;
4)利用傅里叶变换,针对分频数据系列的每一个频率,对每一个样点相位谱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离散的分频相位数据体;
5)对一系列的分频相位数据体采取常用的蚂蚁体算法分别进行计算,生成一系列的分频蚂蚁体数据;
6)对目标储层应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层位拾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射波每一个时间点位置的时间构造数据;
步骤6)所述的时间构造数据是从地表附近到地下某一地层界面的双程地震波垂直传播的时间数据。
7)针对目的层段,分别从一系列的分频蚂蚁体数据中提取目的层段对应的数值,得到该目的层段一组不同频带的裂缝储层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分频蚂蚁体数据可以识别一些常规数据难以发现的小断裂和裂缝发育带,可以得到比常规频带地震数据体更为详细的空间断层及裂缝发育带分布规律。
利用本发明比较准确地解释了裂缝发育带的空间分布范围,可以满足裂缝型储层解释研究研究的需要,预测裂缝型储层油气藏的有利富集带。根据本发明处理结果所提供的建议井成功率和油气预测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