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型储层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248.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胜;白玉春;张晓敏;徐海;李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型储层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裂缝型储层检测方法,特点是采用以下步骤实现:
1)使用地表震源和接收器进行地震勘测,处理后获得地震数据,把地震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到频率域,得到频谱分析图,在频谱分析图上得到有效地震频带的范围;
2)在有效地震频带范围内,用下式计算频率间隔:
频率间隔=(有效地震频带最大值-有效地震频带最小值)/(分频数据体个数-1);
式中:分频数据体个数为8-10个,频率间隔为整数;
3)从已知有效地震频带最小值开始,按频率间隔,依次增加频率,直到最大值,得到分频数据系列;
4)利用傅里叶变换,针对分频数据系列的每一个频率,对每一个样点相位谱进行计算,得到一系列离散的分频相位数据体;
5)对一系列的分频相位数据体采取常用的蚂蚁体算法分别进行计算,生成一系列的分频蚂蚁体数据;
6)对目标储层应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层位拾取,得到目的层段地震反射波每一个时间点位置的时间构造数据;
7)针对目的层段,分别从一系列的分频蚂蚁体数据中提取目的层段对应的数值,得到该目的层段一组不同频带的裂缝储层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傅里叶变换是把地震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有效地震频带是频率域中地震波信号强于噪音部分的频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时间构造数据是从地表附近到地下某一地层界面的双程地震波垂直传播的时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2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