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因化霜造成温升引起误报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128.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飞;陈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造成 引起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误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避免因化霜造成温升引起误报警的方法,其应用于温度采集器、冷库控制器、温湿度记录仪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冷藏认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食品、药品使用冷库存储,温度短信报警仪、含有短信报警功能的温湿度记录仪被逐渐的应用。传统的报警仪在温度超出上限值时会立即报警,如果有短信报警功能将会立即发送短信。若环境温度变化均匀,无化霜、开门等引起温度突变的外界原因,传统的报警方式将很好的起到警示作用。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例如化霜引起的温升在冷库方面是正常的,但却会引起温度超限并发出报警信息。这种正常的温升会被以报警的方式发送到管理者,特别是以短信方式发送给管理者。由于管理者不在现场,容易引起管理者恐慌,或采用错误的方式控制冷库的运行。久而久之管理者或将异常的温升报警判断为正常报警,从而报警将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温度报警仪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因化霜造成温升引起误报警的方法;有效的将因化霜引起的温升屏蔽,并对化霜进行实时监控,超出化霜预置时间时会提醒用户。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避免因化霜造成温升引起误报警的方法,包括温度值的学习、数据特征计算和报警状态界定三个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温度采集记录仪对环境温度值的采集和记忆;
(2)温度记录仪对记忆对温度值从谷值上升至峰值的所需时间与峰值和谷值之差之间的特征数学计算,并将计算的特征值存储于存储芯片中;
(3)在将超出上限时温度数值变化特征与存储特征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界定此时的温度变化是否为化霜引起;如果是化霜引起的温升,则不进行超温报警,但进行化霜延时检测,若超出化霜预置时间,发出化霜超时提醒信息。如果不是化霜引起的温升,则进行超温报警。
工作原理:温度记录仪将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AD转换成温度值并存储于存储芯片中;对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结果存储为对温度值从谷值上升至峰值的所需时间与峰值和谷值之差之间的特征数学计算,并将计算的特征值存储于存储芯片中;超出上限时温度数值变化特征与存储特征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界定此时的温度变化是否为化霜引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冷库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有效的将因化霜引起的温升屏蔽,并对化霜进行实时监控,超出化霜预置时间时会提醒用户,避免使用者产生误判,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流程图;
图2是温度变化曲线图A;
图3是温度变化曲线图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避免因化霜造成温升引起误报警的方法,包括温度值的学习、数据特征计算和报警状态界定三个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1)温度采集记录仪对环境温度值的采集和记忆;
(2)温度记录仪对记忆对温度值从谷值上升至峰值的所需时间与峰值和谷值之差之间的特征数学计算,并将计算的特征值存储于存储芯片中;
(3)在将超出上限时温度数值变化特征与存储特征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界定此时的温度变化是否为化霜引起;如果是化霜引起的温升,则不进行超温报警,但进行化霜延时检测,若超出化霜预置时间,发出化霜超时提醒信息;如果不是化霜引起的温升,则进行超温报警。
本实施例中,温度记录仪将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AD转换成温度值并存储于存储芯片中。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法:
1. 正常制冷温升温度数据的采集和记忆:温度采集采用AD单元将环境温度转换为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存储。
2. 正常制冷温升温度数据特征的计算和存储:如图2所示,图中的a、b、c、d、e为正常制冷温升曲线,取d曲线为例。利用实时比较的方式确定温度变化谷值T1,定时器开始计时,直至检测到温度峰值T2,定时器关闭并产生时间t1,对正常温升进行特征计算:
将计算后的数据存储。
3. 因停止制冷原因温升温度数据特征的计算:如图2所示,图中的f为因停止制冷原因温升曲线。当温度值超过上限值第一个采集温度值T3被采集时,定时器开始计时。当第5次采集完毕后定时器关闭并产生时间t2,对超限温升进行特征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缝垫机
- 下一篇:玉石纤维保健针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