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1190.8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盛桂华;周泉城;张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02;A61Q19/10;A61Q17/04;A23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冠果 黄酮 提取物 白领 应用 及其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美白领域。
背景技术
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亦称之为文官果、文灯果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本树种。文冠果壳含黄酮量很高,比色测定达7%。黄酮类化合物资源丰富且易于提取,在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广泛存在,是一组在结构和性质上不同的多酚类物质,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多以游离态或苷的形式存于植物液泡中。马洁桃在《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中指出黄酮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抑菌等生物活性,对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缓解甚至治疗作用。然而,文冠果黄酮具有什么作用,效果如何,缺尚无相关报道。
黄酮类化合物通常采用溶剂提取。黄酮一般可用水、甲醇、乙醇、丙酮或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如甲醇-水进行提取。工艺虽稳定可行,但效率低,耗时长,试剂耗量大,溶剂易残留,对环境有一定损害。熊雄在《天然植物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研究进展》中指出酪氨酸酶是皮肤黑色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不仅决定黑色素合成的速率,而且是黑色素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征性标志。在黑色素形成过程中,酪氨酸酶是一主要限速酶。该酶活性决定着黑色素形成的数量。如果酪氨酸酶活性受到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量将大大减少。常用的美白添加剂主要有含汞化合物及氢醌、曲酸等。但由于含汞化合物的毒性和氢醌的致敏作用,曲酸被怀疑有致癌作用,所以这些化合物已很少使用。而植物来源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由于迎合人们的安全需求而成为近年来研究应用上的焦点之一。同时,许多植物提取物有其独特的效果,所以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优于传统的美白剂。然而,目前以文冠果黄酮为成分的美白功能食品或化妆品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得率高、耗时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对设备腐蚀性低的文冠果壳中黄酮提取方法及具有高效美白效果的提取物,该黄酮可用于美白领域,例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功能食品中,可得到效果良好的文冠果黄酮功能食品和化妆品。其技术方案为:
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文冠果果壳粉碎,用60%-70%的体积为文冠果壳粉质量克数10-20倍毫升的溶液,70-75℃下浸提60~90分钟,过滤,再加入体积为文冠果壳粉质量克数5-10倍的60%-85%的乙醇溶液浸提30-50分钟,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2)将滤液浓缩成膏状备用,亦可将膏状冻干后制成粘状;(3)文冠果黄酮在美白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在于:按0.6%-1.2%(质量比)的比例加入到食品中,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可选胶囊、粉剂等产品;(4)文冠果黄酮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在于:按0.4%-1.1%(质量比)的比例加入到化妆品中,化妆品包括洗面奶、防晒霜、面霜、晚霜、眼霜等产品。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1中文冠果壳粉碎目数5-20目,文冠果壳需脱脂提油。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1中所用溶液中含15%-20%甲醇。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2中浓缩可采用减压浓缩。减压浓缩温度为60~70 ℃,0.1~0.7个大气压下。也可以采用常压加热。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3中添加到功能食品后要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3中该美白功能食品的方式是以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为途径。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4中添加到化妆品后要混合搅拌均匀。
所述的文冠果黄酮提取物在美白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步骤4中该美白化妆品美白方式是以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为途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采用的工艺使用了乙醇和甲醇组成的混合溶液,降低了乙醇、甲醇的用量,减少了溶剂残留,改善了溶剂的提取性能,提高了黄酮的提取率。与传统工艺相比,工艺简单,提取率高(与单纯乙醇浸提法相比,提取率最高增加了34%左右),得率高(与单纯乙醇浸提法相比,得率提高了32%左右),甲醇用量大大减少(相同提取率下,比单纯甲醇浸提法,甲醇用量减少了13%左右),生产工序简单,易操作,易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而且此方法得到的提取物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可实现较好的美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