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点火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7947.6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黎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石红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F23Q7/2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点火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陶瓷点火器,包括陶瓷基体(1)及置于陶瓷基体(1)内的发热丝(2)和电极(3),其中所述电极(3)的一端与发热丝(2)相连接,其另一端的端面裸露在陶瓷基体(1)一端的端面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导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体(1)为由多种不同材料混合制作而成的其主要物相为氮化硅和二硅化钼的复合陶瓷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陶瓷基体(1)的一端设置有U形开口(5),上述电极(3)连接有导线(4)的一端置于该U形开口(5)两侧的陶瓷基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陶瓷基体(1)为扁平状长方形陶瓷基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丝(2)与电极(3)为一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丝(2)设置成螺旋环绕曲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旋环绕曲线状结构的发热丝(2)在陶瓷基体(1)内呈曲线均匀分布,且所述螺旋环绕曲线状结构的发热丝(2)包括若干个连续的U形弯曲。
7.一种陶瓷点火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陶瓷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粉料制备
将65~87%重量氮化硅粉、5~20%重量二硅化钼粉、5~10%重量氧化钇粉、3~5%重量氧化铝粉混合均匀,放入砂磨机中,并按粉料重量:去离子水重量=1:(1~1.5)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混合6~12小时后,将料浆放入干燥箱120°C下干燥6小时,干燥后的粉料过80目筛储存备用;
B、生坯制备
首先称料,然后将称好的粉料放入金属模中,并将粉料刮平后连同金属模一起放入压机中,施加压力500公斤/平方厘米,使金属模内的粉料形成带凹槽(6)且一端具有U形开口(5)的生坯(7),凹槽(6)的形状与发热丝(2)及电极(3)的形状相吻合,然后将发热丝(2)和电极(3)放入凹槽(6)中,再盖上一片生坯(7),组成一个生坯组合单元;
C、石墨压条和石墨隔板的准备
根据生坯(7)的长、宽尺寸制作相吻合的石墨压条和石墨隔板,石墨压条和石墨隔板与生坯(7)接触的表面涂氮化硼隔离剂;
D、装模、烧制、拆分
在每一个生坯组合单元上下各放一块石墨压条,并由若干个生坯组合单元形成列,列与列之间用石墨隔板隔离,然后将多列生坯组合单元放入模框内固定好,然后送入真空热压炉进行热压烧结,烧后拆模,按每一生坯组合单元进行拆分,便可得到一只主要物相为氮化硅和二硅化钼的复合陶瓷基体;
E、焊接导线
磨出复合陶瓷基体的U形开口端的电极(3),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导线(4)与电极(3)连接在一起,即形成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点火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陶瓷点火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D中所述的热压烧结的具体做法如下:
升温加压制度:
室温至1600℃:匀速升温、匀速加压,90分钟炉温升至1600℃,压机压力加至25吨,1600℃保温、保压30分钟;
1600℃至1780℃:匀速升温、匀速加压,40分钟炉温升至1780℃,压机压力加至40吨,1780℃保温、保压30分钟;
气氛制度:
1600℃前热压炉内保持真空状态,温度达到1600℃时充入氮气,以防止氮化硅粉的高温热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石红,未经黎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9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混合缆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田字网格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