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翻转防锁式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5501.X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芝彪;雷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6 | 分类号: | B60R22/26;B60R2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翻转 防锁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的旋转收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座椅翻转防锁式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使用安全性能,国家发布法规,所有轿车后排均需使用三点式紧急式安全带,其中不少车型安全带因车身原因,安全固定点只能选择在座椅靠背上。这样安全带在座椅翻转过程中,由于安全带车感倾角锁止,会使座椅靠背无法回位,造成座椅翻转功能失效。因而,对于安装于该处的安全带,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
目前为了满足座椅倾翻要求,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织带初始位置增加织带限位装置,但是织带在翻转过程中不能回到卷收器中,增加限位扣后不美观;二是采用双组锁扣,在倾翻座椅前必须先解锁,否则座椅倾翻后不易解锁使座椅回位,操作不方便,易误操作,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座椅翻转防锁式结构,通过该防锁结构,来实现安全带车感功能的自动开、关,进而方便座椅的正常倾翻及回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座椅翻转防锁式结构,包括安全带卷收器、车感功能锁止块及与该锁止块配合的压块,其中,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一驱动凸轮,所述压块与该驱动凸轮的凸轮面紧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凸轮的凸轮面分为大径面和小径面,大径面与所述压块接触,锁止块与压块紧邻配合,车感功能关;所述小径面与所述压块接触,锁止块与压块分离,车感功能开。
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的芯轴通过一芯轴套连接一主动齿,该主动齿啮合连接有从动齿,在该从动齿上具有一与之一体成型且同轴线的辅齿,该辅齿与所述驱动凸轮上的内圆齿相内啮合,其中,所述主动齿与所述驱动凸轮共轴线。
所述芯轴套一端与芯轴之间通过卡爪卡接,另一端与主动齿之间通过棱柱插接连接。
本结构还包括一与安全带卷收器相连接的锁止盖,所述驱动凸轮设于该锁止盖内,所述压块铰链连接于该锁止盖上,其中,压块的一驱动面始终与所述驱动凸轮紧邻,另一工作面与所述锁止块配合;在所述锁止盖上设置一弹簧与所述压块连接。
装配使用时,所述压块和驱动凸轮的初始接触点即为座椅靠背固定点位置,而所述驱动凸轮上与压块的初始接触点即在驱动凸轮上大径面与小径面的过渡点上,也归属于小径面。在座椅靠背处于固定状态下,所述安全带拉出或回卷至卷收器时,芯轴带动驱动凸轮的转动,所述压块将始终与驱动凸轮的小径面接触,这时,锁止块将处于自由状态,车感功能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而当座椅靠背由固定状态翻转时,外露织带将回卷到安全带中,压块将越过初始接触点,并与驱动凸轮大径面相接触,使得压块将锁定锁止块,这时,锁止块处于固定状态,关闭车感功能;
当座椅靠背回转到固定位置时,外露织带将从安全带卷收器中拉出,压块将回到初始接触点,这时,车感功能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安全带车感功能可随座椅靠背倾翻自动关闭,在座椅回位后安全带车感功能自动开启,避免了因车感锁止而使得座椅靠背回位困难或者无法回位的情形;较之传统的双组锁扣方式,本发明减小了一锁扣成本,同时,乘员在翻转座椅前不必再做解锁动作,避免因误操作带来的后续座椅不能回位的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本发明操作方便,成本低,不会发生误操作的情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安全带卷收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驱动凸轮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从动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中车感功能开启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车感功能关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至图7所示座椅翻转防锁式结构包括安全带卷收器10、车感功能锁止块7及与该锁止块7配合的压块5,其中,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10的芯轴11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一驱动凸轮4,所述压块5与该驱动凸轮4的凸轮面紧邻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