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充电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891.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艇;王云杰;严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充电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组是由数个电池包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组在进行长时间的充放电之后,电池组的电池包容易造成不均衡现象,所以当电池组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均衡补电,通常的补电手段是使用较小的电流对其继续充电,将欠电的电池充满电,可以使得电池组恢复最初的使用状态,增加应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电池包都对应一个小电流补充设备无论从成本考虑还是从系统的复杂程度考虑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补能的设备;现有技术中,使用一种电流补充设备对整个电池包进行充电,电流补充设备可以通过切换的方式对多串电池进行均充,即继电器阵列的方式来实现,只要是通过继电器阵列的切换,无论哪种阵列方式都存在着通过继电器从电池包中的一串电池切换到另一串电池的过程,因此在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以下情况:控制信号实现了成功切换,但由于继电器长时间、高频率的切换导致失效而粘连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两串电池通过继电器而发生短路,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方面由于电池布电需要从电池包中各个电池单元中引出线束分别连接充电设备,其线束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连接出错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发生接错情况,有可能会对电池造成反冲或者直接发生短路现象,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检测充电线路异常的电池组充电检测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检测系统,它包括充电模块、公共母线正、公共母线负、继电器、由数个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组和电路检测系统,公共母线正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端子,公共母线负连接电池组的负极端子,充电模块连接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公共母线正上设置与电池模块数量相同且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正极支线,公共母线负上设置与电池模块数量相同且与电池模块负极连接的负极支线,正极支线和负极支线上分别设置继电器;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均与电路检测系统连接。
公共母线正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端子,公共母线负连接电池组的负极端子,充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
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通过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连接到电池组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公共母线正上设置与电池模块数量相同且与电池模块正极连接的正极支线,公共母线负上设置与电池模块数量相同且与电池模块负极连接的负极支线,正极支线和负极支线上分别设置继电器;
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模块都通过正极支线和负极支线将正负极连接到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上,并且在支线上设置继电器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池模块的通断,且比人工切换更有效率,可靠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检测系统内设置正极比较电路、负极比较电路、触发部件、检测总线;正极比较电路和负极比较电路互相并联且通过检测总线与触发部件串联连接。
电路检测系统内设置的比较电路可以检测电池组公共母线负和公共母线正的电压后连接至触发部件,通过触发部件反馈准确的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比较电路包括正极继电器和正极比较部件,正极比较部件通过正极继电器与公共母线正连接。
比较部件是一种能够将输出量数值与规定的参比值相比较,以产生一个差值信号(误差信号)的器件;
当检测到比较部件的正极电压高于比较部件负极电压时输出高电平,检测到比较部件的正极电压低于比较部件负极电压时输出低电平,只有在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上的检测部件输出的电压都为高电平时,检测总线上的电压才为高电平;公共母线正和公共母线负上的检测部件输出的电压不一致时,电流通过输出低电平的比较部件接地,此时输出低电平;
正极继电器可以控制正极比较部件与公共母线正连接的通断,灵活地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比较电路包括负极继电器和负极比较部件,负极比较部件通过负极继电器与公共母线正连接。
负极继电器可以控制负极比较部件与公共母线正连接的通断,灵活地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输入电源、光耦传感器和电容。
光耦传感器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抗干扰能力强,输出和输入之间绝缘,单向传输信号等优点,在数字电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手机的录音装置的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夹层玻璃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