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Z,11Z,13E)-十六碳三烯醛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5760.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陶云海;黄飞;杨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博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21 | 分类号: | C07C47/21;C07C45/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洛羊街道昆明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1 13 十六 碳三烯醛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潜叶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7Z,11Z,13E)-十六碳三烯醛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是柑橘的主要害虫,全世界柑橘产区均有发生,是我国华南地区柑桔的一种重要害虫。幼虫潜入植株的新梢和嫩叶内,在上下表皮的灾层内蛀成迂回曲折的虫道,导致新梢和叶片畸形卷缩,易于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可使秋梢全部枯黄,影响幼树生长和结果。被害的卷叶又常是卷叶蛾等害虫的避难所和越冬场所,因此,防治难度很大。更严重的是潜叶蛾为害叶片和枝条所造成的伤口,最易被柑桔溃疡病病原细菌所入侵,贻害更大。
目前该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但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除对害虫有杀伤作用外,还大量杀伤了天敌,破坏了果园的生态平衡;并且导致水果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给水果的出口带来阻碍;同时导致害虫对常规农药产生抗药性,造成害虫再度猖獗。
化学信息素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新兴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高度专一、低风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推广应用。柑桔潜叶蛾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已经分离并鉴定为三种:(7Z,11Z,13E)-十六碳三烯醛(7Z,11Z,13E-16Ald)、(7Z,11Z)-十六碳二烯醛(7Z,11Z-16Ald)和(Z)-7十六碳烯醛(7Z-16Ald),并以30:10:1的比例混合而成。美国等国家已使用柑橘潜叶蛾性信息素进行虫口密度监测、大量诱捕和交配干扰防治害虫,取得了良好效果;而我国的柑橘潜叶蛾性信息素防控技术目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便利,产率高,成本低的(7Z,11Z,13E)-十六碳三烯醛的合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7-溴-(4Z, 6E)-庚二烯醛和4-溴1-丁醇为起始原料,4-溴1-丁醇与烯丙基溴化镁在偶联得到6-庚烯1-醇并经溴代和三苯基膦成盐反应得到(6-庚烯基)三苯基溴化膦,该季膦盐制备的Wittig试剂与溴-(4Z, 6E)-庚二烯醛反应得到1-溴-(1E, 3Z, 7Z, 13)-十四碳四烯,再经Kumad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1, 7Z, 11Z, 13E)-十六碳四烯,经硼氢化-氧化得到(7Z,11Z,13E)-十六碳三烯-1-醇,最后经氯铬酸吡啶氧化得到(7Z, 11Z, 13E)-十六碳三烯醛。
6-庚烯1-醇的制备方法是将4-溴-1-丁醇溶于无水四氢呋喃,在低温下滴加2-4倍的烯丙基溴化镁的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和1%~30% mol的四氯铜酸锂无水四氢呋喃溶液,继续反应3~20小时后,加适量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止反应,蒸除四氢呋喃,经过萃取、干燥并减压蒸除溶剂后得粗产物,再减压蒸馏得到6-庚烯1-醇。
7-溴-1-庚烯的制备方法是将6-庚烯1-醇溶于干燥的二氯甲烷中,加入摩尔比0.3-1倍的三溴化磷,冰浴下搅拌1-5小时后,加适量冰水中止反应,经萃取、干燥并减压蒸除溶剂后得粗产物,再经减压蒸馏得到7-溴-1-庚烯。
(6-庚烯基)三苯基溴化膦的制备方法是将7-溴-1-庚烯与三苯基膦溶于甲苯回流反应10-60小时后析出固体,过滤并用甲苯洗涤,收集固体并真空干燥得到(6-庚烯基)三苯基溴化膦。
1-溴-(1E,3Z,7Z,13)-十四碳四烯的制备方法是在氮气保护下,将1.2-1.5倍摩尔比的(6-庚烯基)三苯基溴化膦与无水四氢呋喃混合,充分冷却到-10 ~ -78℃后,加入有机碱(所述的有机碱包括钠氢、正丁基锂、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钠和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钾等),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7-溴-(4Z, 6E)-庚二烯醛的四氢呋喃溶液,反应3-12小时,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或1-3 mol/L稀盐酸淬灭反应,蒸除四氢呋喃,经萃取、干燥并减压蒸除溶剂后得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1-溴-(1E,3Z,7Z,13)-十四碳四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博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博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7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门封条
- 下一篇:一种检测室空调送回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