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0093.0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周晓燕;李广战;许智芳;张新峰;张之强;蔡转红;张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分解 生产 氢氧化铝 方法 | ||
1.一种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粉分解过程是连续的,即铝酸钠溶液和种子连续向连续分解槽的首槽进料,首槽及各后级槽过料是靠前级槽高度差产生的静压能来完成,料浆到达末槽后分解合格过滤洗涤烘干得微粉氢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分解槽是将包含首槽和末槽在内的多级分解槽依次通过管道连结起来,组成连续分解单元,所述分解槽个数大于或等于4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槽的αk控制在1.5~2.0、温度控制在50~80℃,所述末槽的αk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5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槽的αk控制在1.6~1.8、温度控制在55~75℃,所述末槽的αk控制在3.2~3.8、温度控制在50~6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槽到末槽之间的槽的αk控制是在上槽基础上依次升高,且在上槽基础上升高0.2~0.5;在首槽到末槽之间的槽的温度控制是在上槽基础上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从进入首槽到到达末槽的分解时间为8~3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为用氢氧化铝湿法研磨制备的晶种,粒度为0.6~3.0μm,所述氢氧化铝为碳分或种分氢氧化铝,中位粒度d50为5~1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湿法研磨所用的设备为球磨机,研磨介质为玻璃球或锆球,研磨时间为1~16小时,固含控制在150~600g/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研磨介质为锆球,研磨时间为2~10小时,晶种的固含为200~400g/l,种子粒度为1.2~2.3μm,所述氢氧化铝为碳分氢氧化铝,中位粒度d50为6~2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分解生产微粉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酸钠溶液和种子是连续并流进料,铝酸钠溶液和种子的液量比为5~60;所述铝酸钠溶液成份为:Nt:95~160g/l;Al2O3:90~160g/l;Nc:10~25g/l;αk:1.4~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0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油乳化稳定性评价仪
- 下一篇:一种四元合金封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