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域未调度发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041.0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N·W·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4 | 分类号: | H04L5/14;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鲍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dd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频域未 调度 发送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80046606.2、申请日为2006年10月20日、名称为“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域未调度发送”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而言,涉及时分双工(TDD)无线通信系统,其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信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以便移动站所接收的接收下行链路发送指示上行链路路径损耗,从而指示优选上行链路发送频率集。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经常需要从移动站(或用户设备—UE)和基站(例如在3GPP规范中常称为节点B)进行上行链路随机接入发送。
从移动站进行随机接入发送的需求可能会因多种情形而发生,并且还会根据具体系统和系统设计而发生变化。可能需要随机接入的情形示例包括:
●移动终端进行通过随机接入上行链路发送连接到系统的初始接入尝试
●移动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上行链路发送信号传送用于改变服务基站的请求
●响应于通过随机接入发送的数据到达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中,移动终端向网络信号传送对于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请求
●响应于数据到达移动终端的发送缓冲器中,移动终端使用随机接入上行链路发送将数据发送到基站(与移动终端必须等待网络响应以显式允许用于数据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上一情形相比,这可缩短数据的发送延迟)。
同样可将随机接入发送称为未调度(unscheduled)发送,这是由于并没有实现对发送的显式调度或协调。由于缺少这样的显式协调,一个移动设备就有可能使用与另一用户同样的上行链路发送资源进行发送。在此情形中,由于它们在其基站接收器处对于彼此都产生相互干扰,可危及二者发送的通信可靠性。有时将这样不止一个移动设备在上行链路资源的已定义集合上同时进行发送的情形称为“冲突”。
图1A显示出已调度发送的示例,而图1B显示出未调度发送的示例。二者应用于纯时分多址接入(TDMA)系统。在已调度发送的情形中(图1a),网络调度器确保多于一个UE不会在同样的时隙中进行发送。在未调度情形中(图1b),网络调度器不能显式控制UE发送的时间,并且有可能存在不止一个UE在同一时间发送,从而导致冲突(1a,1b和1c)。
在某些系统中,同时发送并非一定就意味着冲突。这是由于除TDMA之外,这样的系统还可采用某种其他形式的多址接入。在TDMA系统中的时间周期或时隙可被进一步细分成一个或多个其他域,诸如频率或码。同时进行发送的用户则仍可通过他们使用的频率或码区分彼此,只要他们在时间间隔期间选择彼此互斥的码或频率资源即可。将每个时间资源这样细分成多个码或频率分量提高了系统中可用的上行链路资源单元的数量(但常常减少每个资源单元的信息承载容量),因此,可增加随机接入信道的数量。
在频域中对发送资源进行划分的系统称为频分多址接入系统(FDMA)。在码域中对发送资源进行划分的系统称为码分多址接入系统(CDMA)。
然而,在这样的系统内,当进行未调度发送时,在两个或多个UE自动选择同样的时间和码/频率资源的情形中,还会有可能发生冲突。对于TDMA/CDMA情况,该情形如图2中21所示,不过,通过用“频率”y轴替换码域y轴,这同样可适用于TDMA/FDMA情况。
当上行链路发送未被显式调度或协调(例如,通过网络)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总会存在。然而,可使用某种形式的统计调度,其中,从网络向移动设备发送信令,以限制发送的允许概率。信令通常表示可允许的发送概率,或相关参数。当过量使用(加载)上行链路随机接入或未调度资源时,网络会检测到该情形,并会降低可允许发送概率。相反,当加载得以减少时,可增加信号传送的可允许发送概率。从而,在高负载时,资源仍可用,但用户在被允许进行发送之前可能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而在低负载时,用户可进行发送,且延迟通常很小。
这样的统计调度不能避免发送冲突,但可将其用于防止资源变得超载,因此,不能为任何用户所用(即,当冲突概率接近100%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发光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