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569.6 | 申请日: | 201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虎;杜长龙;朱训;李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1;F16H55/17;E21C25/1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采煤 行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技术领域的采煤机的截割部,特别涉及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滚筒式采煤机,为了能适应薄煤层及极薄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在压低机面高度的同时也要保证有足够大的截割功率。为了保证滚筒有足够大的截割力,通常通过增大减速比来实现,常见的截割部减速方式有两种:1、一级直齿传动加两级行星机构减速;2、两级或三级直齿传动加一级行星机构减速。
目前,滚筒式采煤机常规的行星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薄煤层的开采工作中,由于行星机构的外径比较大,使得滚筒上的螺旋叶片的深度相对较小,从而影响采煤机滚筒的装煤效果,影响采煤产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减小行星机构的外径尺寸,从而改善装煤效果,提高采煤产量的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组、内齿圈、行星架、压盖、螺钉、轴承座和轴承,行星轮组装在行星架上并 同太阳轮一同装入内齿圈内,太阳轮与行星轮组啮合,行星轮组与内齿圈啮合,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并一同安装到内齿圈上,且轴承的内侧与行星架配合,轴承与轴承座通过压盖固定,所述压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行星机构的内齿圈上,所述内齿圈通过螺栓一、螺栓二和锁紧螺母固定在摇臂壳体上,螺栓一和锁紧螺母配合使用,摇臂壳体上设置有与螺栓二的外螺纹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螺栓二直接拧固在摇臂壳体上,通过改变内齿圈及与之相配合的部件的结构,从而达到减小行星机构外径尺寸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齿圈的外形结构为T形,将其设置成T形,同时改变了与内齿圈相配合的部件的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行星机构外径尺寸。
本发明主要通过改变采煤机截割部上行星机构内齿圈的结构,使装入滚筒筒体内的结构直径减小,相对的增大了滚筒螺旋叶片的深度,从而达到了减小行星机构外径,提高了滚筒的装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滚筒式采煤机常规的行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摇臂壳体,2、太阳轮,3、行星轮组,4、内齿圈,5、行星架,6、螺栓一,7、螺栓二,8、螺母,9、压盖,10、螺钉,11、轴承座,1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释。
如图2所示,一种滚筒式采煤机的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 2、行星轮组3、内齿圈4、行星架5、压盖9、螺钉10、轴承座11和轴承12,行星轮组3装在行星架5上并同太阳轮2一同装入内齿圈4内,太阳轮2与行星轮组3啮合,行星轮组3与内齿圈4啮合,,轴承12安装在轴承座11内,并一同安装到内齿圈4上,且轴承12的内侧与行星架5配合,轴承12与轴承座11通过压盖9固定,所述压盖9通过螺钉10固定在行星机构的内齿圈4上,内齿圈4通过螺栓一6、螺栓二7和锁紧螺母8固定在摇臂壳体1上,螺栓一6和锁紧螺母8配合使用,摇臂壳体1上设置有与螺栓二7的外螺纹相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孔,螺栓二7直接拧固在摇臂壳体1上,所述内齿圈4的外形结构为T形。
将内齿圈4上用于穿过螺栓一6和螺栓二7的通孔长度向下缩短,将其外形结构设置为T形,并改变与内齿圈4相配合的零部件的结构,从而达到减小行星机构外径尺寸的目的,使装入滚筒筒体内的结构直径减小,相对的增大了滚筒螺旋叶片的深度,提高了滚筒的装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冷凝装置的冲压机冲头
- 下一篇:一种电刨的搁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