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铬吸收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5427.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勇;刘晓玲;孙宏斌;骆国书;凌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3/02 | 分类号: | C14C3/02;C14C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52916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吸收 促进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革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革铬吸收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其它鞣法相比,因铬鞣革的耐热性位居首位,而且铬鞣革耐水洗能力强,柔软、丰满、弹性和延伸性好,可赋予产品较好的强度、手感及较高的耐湿热稳定性。因此,铬盐作为制革工业的主要鞣剂,仍为目前国内外制革厂普遍采用。但常规的铬鞣工艺又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不论六价的还是三价的铬离子都具有较大的毒性,尤其Cr(VI),其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是强致癌物质,所以它对环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都存在着严重的威肋,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致癌研究中心公布确认的十九种化学致癌物质中,铬化合物即为其中之一;二是在常规铬鞣工艺和用料条件下,皮胶原对铬的吸收率最高只有80%,固定率只有66%,造成直接排放的废铬液中铬含量高达3000~4000mg/l,远远高于各国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所规定的1~10mg Cr3+/L的最高限量,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化学的日益发展,世界各主要皮革生产国都对含铬废水实行了强制性处理。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采用改进的工艺达到鞣制过程铬的高吸收,减少后处理过程铬的流失,另一方面投巨资增置铬的回收设备采用废铬再利用技术,以尽量降低排放废液中Cr2O3含量。但这一方面需要庞大的设备投资和高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因效果不够理想而受到限制。由于我国铬资源十分短缺,所以提高铬的吸收和利用率、消除或遏制铬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制革领域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清洁生产技术难题。
目前,公开的提高皮革中铬吸收的方法有:①生产过程高吸收铬鞣工艺的应用,如,采用少浴小浸酸的高吸收铬盐的鞣制方法(张宗才,宋建和,付学刚,一种少浴小浸酸的高吸收铬盐的鞣制方法,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1671750A)、采用清洁化的高吸收铬鞣方法(王坤余,一种清洁化的高吸收铬鞣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CN 1317395C)等。但这些清洁技术因工艺控制要求严格,使工艺复杂化,不能被规模生产的厂家所接受,且废液中Cr2O3含量仍较高,污染问题依然严重,难以得到明显改观。②在皮革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胶原进行改性使铬鞣高效吸收(张丽平,朱玉江,强西怀.胶原改性刺进高吸收铬鞣[J].中国皮革,2002,31(15):10~12; 金勇,张彪,马春彦,一种蒙囿复鞣型高吸收铬鞣助剂的制备方法,CN 102250294A; 王学川,强涛涛,任龙芳,作为高吸收铬鞣助剂的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CN 101086026B)。而这些铬鞣助剂不仅制备较复杂,使成革粒面变粗,不能改善皮革物理性能,成本较高,用量较大,且废液中Cr2O3含量仍较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③在皮革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改性的鞣制以促进铬吸收(陈宁,李国英.皮革鞣制中高吸收铬鞣的探讨[J].四川皮革,1998,(4):9~12;)。但这些改性鞣剂的制备较复杂,成本较高,成革中铬分布不均,且废液中Cr2O3含量仍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首先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直接用于铬鞣工序的皮革铬吸收促进剂,以使铬盐在鞣制中获得高吸收,减少排放废液中Cr2O3的含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皮革铬吸收促进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